寒門宰相_第172章 成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吳充點點頭道:“人都有難言之隱,倒是我冒昧了,你至汴京有一年多了,可有去那裡逛過?”

章越猜到這是吳充入史館時所作。

賓友求三事,規摹本八書。

至於壁上掛著的書畫,也從侍女,宴遊,主賓適宜的主題,一概都換作了山川農桑之類,也皆非出之名家的手筆。

章越道:“我與二郎君雖說同齋,但相處光陰長久,若處久以後,恐怕就不如當初了。”

章越不由發笑,這等嗬氣得水的名硯,的確是寶貝,王安石卻道縱你嗬得一擔水,又值多少錢。

縣樓疑海蜃,衙鼓答江鼉。

章越道:“哥哥在故鄉運營一間食鋪,月盈有三五十貫。至於吾侄早已發矇,現在亦拜在小侄恩師伯益先生門下。”

“很多士子入了京見了此地的繁華後,用心太多,甚麼都想要,甚麼都想抓,最後顧頭不顧尾,把最本分的讀書之事給丟了。度之此話需引覺得戒啊!”

吳充道:“聽聞你侄兒出眾,即知汝嫂教子有方了。如此賢惠的婦人,甚是可貴。既是長嫂為母,你今後亦當以母親來貢獻。”

章越轉而又看到幾方硯台,硯色純潔細緻。

章越道:“哥哥嫂嫂侄兒,尚在故鄉浦城。另有一名二哥改籍入了同宗一名叔父家中。”

宋朝讀書人都愛好保藏名硯,正有句話道‘美人的鏡子,文人的硯台’。

詔許安閒會,何妨醉上車。

吳安持上前舉薦章越,章越施禮道:“見過吳伯父。”

汗青裁仿此,衰白盍歸歟。

二人話說到一半,即聽得腳步聲傳來。

“古往今來,成大事皆明白何為主次之分。這讀書最要緊的是靜下心來,不要用心他事。彆看都是些小事,這邊分些心,那邊分些心,本日分些,明日分些,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學業就如這天漸怠慢下來了。”

吳充道:“這倒是令我想起了董江都三年目不窺園了。”

吳安持點頭道:“這是當然,爹爹當初還曾贈送泰山一方,言此之時,老泰山卻一笑道,縱得一擔水,能直多少?堅不肯收下。”

章越道:“去過大相國寺,金明池,至於其他倒冇如何玩耍,太學裡課業繁忙,小侄一向都在齋舍裡。”

章越看到此中一句詩。

章越轉眼看一旁架上貯書,幾案上還置有鴉樹圖紋的符石硯屏。

硯屏旁題著一副字,上麵寫著《吳學士石屏歌》。

另有一首詩。

遐想晨鳧下,長橋正綠波。

吳充撫須道:“倒是個有誌氣的男兒。難怪二郎在我麵前頻頻誇獎你,甚好!我不敢斷言你何年何月中進士,但有此恒心誌氣功名遲早可得!”

章越說出這話後,心底舒坦了很多,也算分解了心跡。

“哦,浦城故鄉我中了進士後,倒是多年冇歸去了,你哥哥在故鄉作何謀生?侄兒有無讀書?”

章越道:“還請吳伯父包涵,小侄不太願與人談及此中情由。不過齋舍中同窗皆知此中出處。”

章越與吳安持又到一處廳堂坐下。

章越感激隧道:“吳伯父說的是。小侄服膺在心。”

吳充點點頭,喝了口茶後問道:“度之,家中另有甚麼人?”

其間器物淺顯,遠不如方纔坐侯的廳堂來得豪侈,之前女使端的天青色茶盅都是汝窯所出禦器,但在這裡不過是淺顯的瓷碗,頓時繁華氣象一洗而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