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第172章 成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其間器物淺顯,遠不如方纔坐侯的廳堂來得豪侈,之前女使端的天青色茶盅都是汝窯所出禦器,但在這裡不過是淺顯的瓷碗,頓時繁華氣象一洗而儘。

吳安持點頭道:“這是當然,爹爹當初還曾贈送泰山一方,言此之時,老泰山卻一笑道,縱得一擔水,能直多少?堅不肯收下。”

“很多士子入了京見了此地的繁華後,用心太多,甚麼都想要,甚麼都想抓,最後顧頭不顧尾,把最本分的讀書之事給丟了。度之此話需引覺得戒啊!”

吳安持稱是。

夜犬驚胥少,秋鱸餉客多。

章越道:“小門小戶不敢稱宗婦,但長嫂自嫁入我章家既籌劃高低,表裡皆井井有條。並且長嫂對小侄極好,之前我上學讀書多賴她拿箱底錢出幫助。厥後也是她一起籌劃,方有了小侄本日,說來就是長嫂為母。”

此中有幾幅題字出自主人家濡毫所作。

吳充道:“聽聞你侄兒出眾,即知汝嫂教子有方了。如此賢惠的婦人,甚是可貴。既是長嫂為母,你今後亦當以母親來貢獻。”

另有一首詩。

遐想晨鳧下,長橋正綠波。

一旁吳安持看了一眼父親的神采欲言又止。

章越轉而又看到幾方硯台,硯色純潔細緻。

宋朝讀書人都愛好保藏名硯,正有句話道‘美人的鏡子,文人的硯台’。

吳充點點頭,喝了口茶後問道:“度之,家中另有甚麼人?”

章越不由發笑,這等嗬氣得水的名硯,的確是寶貝,王安石卻道縱你嗬得一擔水,又值多少錢。

“古往今來,成大事皆明白何為主次之分。這讀書最要緊的是靜下心來,不要用心他事。彆看都是些小事,這邊分些心,那邊分些心,本日分些,明日分些,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學業就如這天漸怠慢下來了。”

章越說出這話後,心底舒坦了很多,也算分解了心跡。

蘭台開史局,玉斝賜君餘。

說到這裡章越又補了一句:“吾侄資質聰慧,今後學業必賽過鄙人。”

這王安石真是固執得敬愛。

章越道:“我與二郎君雖說同齋,但相處光陰長久,若處久以後,恐怕就不如當初了。”

“哦,浦城故鄉我中了進士後,倒是多年冇歸去了,你哥哥在故鄉作何謀生?侄兒有無讀書?”

此人就是與章越有過一麵之緣的吳充。他現在任京西路轉運使,也是一起的最高行政長官。

章越心道這首詩倒是上佳之作。

章越暴露鄙人忸捏的神采。

歌雲‘晨光入林眾鳥驚,腷膊群飛鴉亂鳴。穿林四散投空去,黃口巢中饑待哺……’

吳安持上前舉薦章越,章越施禮道:“見過吳伯父。”

章越,吳安持趕緊正襟端坐。

詔許安閒會,何妨醉上車。

章越看了一眼落款恰是翰林學士歐陽修。

章越道:“去過大相國寺,金明池,至於其他倒冇如何玩耍,太學裡課業繁忙,小侄一向都在齋舍裡。”

章越道:“小侄不敢當。小侄身份寒微,又是出自豪門,故而很多時候隻得一步一個足跡來。”

章越道:“哥哥嫂嫂侄兒,尚在故鄉浦城。另有一名二哥改籍入了同宗一名叔父家中。”

章越與吳安持又到一處廳堂坐下。

聽吳充這一番話,章越曉得句句都是從本身態度上解纜,故而他非常感激隧道:“伯父經驗的是,小侄聞此言不覺出了一身大汗。小侄聽了伯父一席話,明白讀書乃最要緊之事,故在考取進士之前,不敢心有旁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