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舉手向天拱之道:“說來楊公或許不信,但我如此為之是為了本朝的軌製典章?”
韓琦與曾公亮二人,看著王安石在官家麵前口若懸河的慷慨陳詞。
趙禎聽了大笑。
王安石道:“回稟陛下,這就不是以文藝而論,而是以士行而論了,士行不端搶先責問推舉上的有司,或有禦史糾之,不過臣看來形成此風的,不是讀書人如此,而是當今民風便是如此,逼得考生不得不……”
“朕觀章越得王者通六合人賦,可謂領悟朕心,破巨題於道理當中,朕於場上觀文,見他那一句‘王者率民,四海一之’,可謂頌國政於金石之奏!”
王安石進言退在一旁,官家看向楊畋道:“楊卿為何一言不發?”
趙禎踱步道:“朕曉得了。容朕再商討一晚,兩位詳定官明日來取榜。”
趙禎先是如閒話家常般道了幾句,殿內的都是掌控到了些許奧妙。
韓琦,曾公亮都從椅上起家道:“回稟陛下,臣等都看過了。”
楊畋也罷了,王安石眉心一抖先道:“啟稟陛下,這五人臣與兩位詳定官都親身詳定過,不知那裡不鐺鐺,好請陛降落諭。”
已是朝霞漫天,霞光萬道照在宮牆上,煞是都雅。
趙禎點了點頭。
韓琦低聲道:“多虧官家納諫。”
韓琦,曾公亮你一言我一語說完。
說罷,王安石一人分開了禦園。
楊畋道:“回稟陛下,考介甫所言,雖有衝撞不當之處,但是究其所言,既考文藝又要考士行,那麼文藝易士行難。重新詳定之事,還請陛下三思。”
王安石聞言長歎,雙手負後道:“楊公,你道我莫非真看不出章度之之文賽過王俊民麼?”
王安石亦道:“楊詳定官所言極是,臣之前胡塗陳言……伏請陛下聖斷。”
趙禎道:“兩位卿家,那狀元卷?如何道來?”
這就是柳永奉旨填詞的由來。
“未曾有此事。”王安石點頭。
從禦殿步出。
趙禎點頭道:“先帝是有此端方。”
當下賜給楊畋,王安石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