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六百四十五章 屈身通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寫到這裡,章越澎拜下筆。

“新任秦州通判。”

郭逵看後對親通道:“韓魏公冇看走眼!”

章越是想讓郭逵轉而坐鎮秦鳳路,操縱他在西軍中名譽持續發光發熱,同時也可將他架空在攻取橫山的戰役以外。

“此人是誰?”

次日一早章越便分開了延州往秦州而去,留下了一篇白雲樓賦,引得全路的讀書人競相傳抄!

韓絳看了章越的神采笑了笑:“無妨,無妨。度之,早曉得當初聽你的話就好了。”

親信問道:“憑著一首賦?”

“韓公!”章越,蔡確聽韓絳躊躇不由大驚,主帥意誌擺盪但是出兵的不祥之兆。

除了那名屢試不第的老解生外,其他人請來的也是延州名流。

老解生看到這一句後整小我凝固在當場。

“是進士出身否?”

以後文章已到了郭逵的手中。

哪怕是進士出身的人,他們寫的很多文章也是拿去添柴也不配。

章越道:“實在我方纔與持正商討,是可否讓韓公上疏請郭太尉轉為秦鳳路經略安撫使,以他的名譽坐鎮!”

年青官員寫畢以後,擱筆在旁,對方似不察那麼多人聚在本身的身後,而現在很多人都借來筆墨,在巾帕衣裳上謄寫。

老解生看去這名官員言談間目中生光,有的人作白雲樓賦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而有的人則是‘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老解生恰都雅到這位年青官員寫下此景。

另有官家篡奪橫山的決計抱負,廟堂諸公的辯論不休……

至於武將也有能詩者,昔年曹翰金殿獻詩,獲得太宗誇獎封官許願。

而種諤文武雙全,提筆賦詩一首。

解生說完拾起了那名官員所寫的白雲樓賦,但見上麵落款兩字‘章越’。

文人騷客紛繁提筆留作。

說完郭逵披起裘衣看向夜空,低聲道:“此人與範文正公普通,心底有百姓!”

“度之,我知你心頭不暢快,順手應酬幾個字,我們便歸去覆命!”

蔡確聽了大驚,正欲說話,但看了韓絳這般凝重的模樣,話到了嘴邊又吞了出來。

不過現在的秦鳳路經略安撫使是韓絳的弟弟韓縝。

韓絳沉吟道:“不是不可,但怕郭逵不去。我臨時上奏一試。”

寫到現在,眾將簇擁著郭逵拜彆,而很多延州的名流這時候方纔得以登樓,他們見章越提筆書文。

正巧在這個時候,暮色四合,天涯最後一道霞光正斜照在白雲樓上,遠遠的在半明半暗的天涯一輪新月浮於雲海當中。

範文正公雖無赫赫之功,但狄青,種世衡,郭逵都是經他汲引,從行伍至封疆……

“見笑見笑!”

章越回到韓絳幕府後,與韓絳道了勸說郭逵失利之事。

韓絳道:“但是綏德城的兵馬糧秣已運抵,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度之,你再提早旬日從古渭出兵,若無宣撫司的帥令不成自主退兵,你看如何?”

“憑一首賦,天下皆可去得!不知是何人?”

通判又如何?

章越安閒澹泊地笑了笑當即道:“下官統統任憑宣相叮嚀!”

文士們不過賦詩罷了,卻見章越提筆揮毫,普通即景作詩不難,但要即興而賦倒是不易。

篡奪橫山懸了,火線的數萬將士,幾十萬民役的支出,大幾百萬貫的賦稅,陝西河東兩路數年的積儲,眼看就要功虧一簣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