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七百零四章 鎮熙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章越毫不躊躇隧道:“張提刑,這些都是謊言,乃黨項,木征,董氈的密諜用心在熙州漫衍,欲擺盪軍心,本司絕無此事。”

對於入隊兵賜與優渥的報酬,每日吃一頓肉,另有充裕的賦稅,當然也賜與嚴格的練習。

三千宋軍齊出向前連射三箭,但見箭似無數飛蝗遮天蓋地向前射去。

觀兵以後,蔡延慶神采阿誰歡暢,的確溢於言表,又登上酒樓看著蕃漢百姓毫無隔閡地四周雜坐,更是歡樂。

章越端起酒盞笑道:“蔡漕帥這不是讓我無地自容嗎?無處藏身了。”

這時候提點秦鳳路刑獄,職方員外郎張穆之言語道:“章經略,這一次我在秦州傳聞經略司帳下有一人名叫元仲通,此人原名元瓘,但不曉得為何被改了名,現在還成為了朝廷官員,傳聞他貪墨不小,此事可與經略司內裡有所關聯?”

除了景思立,苗授,王君萬外,每將還設副將一名,

章越對蔡延慶道:“我軍入隊兵都選用強弓硬弩,起碼能夠開得九鬥弓,且射十二箭則力不衰。”

不過軍,廂二級普通虛置。

入隊兵每日一練,未入隊兵每三日一練。

不說將兵法在熙河路的率先推行,而這一次能攻陷河州,再活捉木征,也是將兵法推行得力的樹模。

將領們都是吃慣了空餉,重編後支出一下子銳減。

本來熙河路的屯駐禁軍,駐泊禁軍,就糧禁軍全數番號打亂,彌補精強的蕃兵,鄉兵,弓手,募兵。

“伍內一人觸敵,四人應援,一伍觸敵,小隊應援,小隊觸敵,中隊應援,中隊觸敵,大隊應援,若不能相互救濟者,則重懲之。”

校閱後,章越在臨洮城裡設席接待蔡延慶,蔡天申,張穆之三人。

蔡延慶並非孤身一人,身邊還跟著二人,彆離是蔡挺的兒子蔡天申,現在出任查訪使,巡查陝西各州縣,另一人則是提點秦鳳路刑獄的張穆之。

那麼他蔡延慶憑此功績,升作知製誥那也是不在話下,再乾個幾年說不定就如蔡挺那般入樞密院了。

蔡天申現在正幸虧司農寺任司農。

不但漢人喜來,連蕃人也頗愛到這裡。

章越知編練結束後,當即聘請都轉運使蔡延慶來校閱。蔡延慶也是二話不說從秦州親身趕光臨洮閱兵。

蔡天申名聲便很不好,他依仗查訪使及他父親名頭作威作福,之前到西京時候,連河南知府李中師,轉運使李南公在他麵前都要伏低做小的。

有次朝謁應天院神禦殿,蔡天申竟然不顧官次站在了李中師,李南公的前麵,彷彿是河南官員之長,貶官至西京的司馬光可不吃這一套大喝一聲,讓人把這個小子拎到本身該站的處所去。

隨即鼓停三千漢軍皆是退下,然後襬布兩隊各一千騎的馬隊,亦是如步兵普通五五為隊,然後再頓時發揮騎射。

章越道:“自王子純駐古渭以來,便采取蕃兵漢軍合練之法,現在蕃漢混編早已是駕輕就熟。”

臨洮城,景思立編練新軍已是慢慢上了軌道。

蔡延慶大喜道:“我傳聞涇原等路都是蕃兵和漢兵各自為軍,每戰以蕃軍驅前,漢軍守城,現在蕃漢合編,則可戰守合一實為大善!”

實施將兵法後,改以隊,部,將,軍,使常日練兵不以‘營’而居,調發也不是以‘批示’為單位。

本來的宋軍禁軍是以百報酬都,五都為營,五營為軍,十軍為廂,一色都,營,軍,廂的體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