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七百一十七章 穩內安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崇政殿上前長長的台階上,一千名金殿軍人手持骨朵列道兩旁。

王安石再三道:“陛下,熙河之功乃近世未有,僅次平南唐,收北漢之舉,陛下妙算前定,舉無不克,自祖宗以來,每下郡縣朝臣皆稱慶,陛下無需辭賀。”

當初按章越功第一,王韶第二,蔡延慶第三排下來,章越成為閣直學士位列三品,按事理來講已是非常不錯。

官家道:“後功不如前功,恐怕會將士絕望,落空進取之意。既是官職不升也可,但推恩不成免了。”

另有司馬光,呂誨,韓琦,歐陽修,呂公著等等大臣。

王安石本想反對章直為崇政殿平話,但官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也隻好罷了。

當然了,富弼對國度的虔誠不容置疑,但是官家多麼但願他明天能來此看看這一幕。

蔡挺也出班道:“初定熙州時,章王二人艱钜勝利,現在用了朝廷這麼多兵馬賦稅,不成再行劃一恩賞。”

馮京道:“章越之侄章直可推恩加右正言,章越宗子章亙加為太常寺奉禮郎。”

官家道:“當是如此。”

眾宰執看了蔡挺一眼,這便是他的小算盤。

“朝廷若安定一處所,都要留一將常駐以防不測,這與當年的節度使又有甚麼辨彆?”

王安石獻上草擬好的招書。

王安石聞此感到欣喜,實在自太宗今後大宋未有幾次本色意義上的開疆擴土,倒是地盤丟了很多。

吳充道:“火線將士或許未曾這麼想,能夠問將士誌願,願歸則歸,不肯歸則留。”

不管王安石如何勸,但官家便是不允言道:“待囊括河湟,木征昂首後再行入慶。”

為了製止五代盤據之患,宋朝在軌製高低足了工夫。

蔡挺言道:“我軍現在有河州之勝,屢戰勝利,若再行進取恐怕士卒疲憊,當初太宗時攻取了河東,又取幽州卻為無功便是如此。臣請以涇原路的兵馬代之。”

王安石道:“那便待河州城建好,請陛下再接管朝賀。”

官家目光亮亮,從即位之初的舉步維艱,到變法開端民氣詭譎和重重阻擾,兵退囉兀時滿朝質疑,再到攻破天都山時的柳暗花明,香子城訊息全無的手足無措,終究到現在降服河州的滿盤皆活…

官家道:“朕即位光陰尚淺,何況論才略如何敢與祖宗相提並論?”

位於殿末已升太常丞的章直看著官家現在不由熱淚盈眶,為兒時的老友悄悄歡暢。

吳充道:“河州新克,蕃部一定都臣服,此時正需章越如許的重臣坐鎮於此,安撫數州,若調章越回京,河州有甚麼閃失如何是好?”

“準奏。”官產業即恩準,當即從內侍手中接過玉璽在聖旨重重地蓋印。

王安石道:“河西新築賜名,中書擬諾珂城賜號定羌城,香子城賜號寧河寨,康樂城賜號康樂寨,劉家川堡賜號當川堡,今後並歸河州治下。”

官產業即準了。

王安石道:“熙州時已是厚賞,現在攻陷河州,功雖不亞於熙州,但不該再行厚賞。”

王安石道:“當初河州光複,陛下要臣等速具功狀,以當厚賞,臣等列章越升龍圖閣直學士,王韶升寶文閣待製,蔡延慶加知製誥。”

而大殿擺佈鐘呂齊鳴。

王安石朗聲道:“章越,王韶入河州,克香子城,一戰決勝於精牛穀,諸羌皆降,木征遠遁,複我河州故鄉,臣等為陛下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