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姬平則再次命令擂鼓,發旗令。
拂曉前,在這一批兵馬前,樊稠和郭汜搶先,足足擯除了兩萬百姓,幾近衝散了袁紹的雄師陣腳。
張遼部下一萬五千兵士,有一萬兩千人都是新兵,正麵對抗,即便有三千老兵動員,但也難以對抗董卓精兵,最好的環境也是個兩敗俱傷的成果。
餘下的中軍諸侯,曹操和鮑信一樣因為仿照姬平圈套,並冇有親手搏鬥百姓,駐地又最靠近北部的張遼大營,此時正與打擊的董卓兵浴血奮戰,而王匡、袁遺、劉岱則來到了袁紹中軍,都是低頭沮喪。
三百飛影早已再次上好弩箭,幸運從陷坑夾道衝過來的十幾個馬隊刹時被弩箭連人帶馬放倒。
袁紹等諸侯中路軍的混亂開端漸漸擴大。
圈套前麵,張遼令長槍兵嚴陣以待,弓箭手立時彌補箭支,同時將傷員退下救治。
……
全部大營,除了柵欄外的圈套,營內另有三道一丈五寬的深溝,固然耗時耗力,但結果斐然。
而姬平這邊將士,特彆是那些新兵,都下認識的看向阿誰臉上帶傷,裹著白布的少年,眼裡儘是愛護和感激之色。
袁遺和劉岱長出了口氣,眼神閃動著,笑道:“恰是如此!恰是如此!”
在胡軫下一波打擊到臨前,擺佈兩軍也緩緩撤退一道防地,再次與中軍構成安定的戰線。
前麵衝過來的張邁所部四百馬隊看到前麵混亂,倉猝勒馬,到了跟前,看著這一幕,不由倒抽了口冷氣。
高順麵沉入水,斯須才黯然道:“兩軍撻伐,自當堂堂正正,現在數萬百姓無辜慘死,我等罪在袁紹之上。”
中郎將牛輔固然才氣不強,但他帶領的倒是董卓部下最精銳的兵士,順勢打擊,張邈和橋瑁軍大亂。
……
袁紹點了點頭,道:“為今之計,還是同心合力,先殺退賊兵再說。”
此時,關東諸侯中路軍陣前,各處都是慘死的百姓屍身,另有掙紮著逃脫的百姓,不竭死在流矢冰刃下,兩方兵馬戰成一團,殺聲震天。
隨後天亮,張邈和橋瑁大驚,倉猝命令後撤,停止對百姓脫手,如此一來,便對他們二人的軍陣和士氣形成了致命的粉碎。
轉頭看向旗令官,大喝道:“伐鼓傳令!全軍反擊!斬殺袁紹者,封侯!”
衝在最前麵的李燁所部四百馬隊幾近全數掉落陷坑,深達丈許的壕溝很快被填滿,除了最坑底一層,其他冇有被坑底木矛、竹刺殺死的馬隊,還冇來得及往出爬,就被飛影和張遼早安排的弓箭手射死大半,軍司馬李燁被射成刺蝟。
很快,右軍當中,關羽率四百馬隊包抄過來,衝向在那一道圈套前已經停下,落空奔襲之力的張邁馬隊。
此時,聽到袁紹所說,幾人神情都是一鬆,王匡倉猝開口擁戴道:“盟主所言甚是,如果搏鬥百姓,我等天然罪莫大焉,但現在誅殺逆賊,則是為了討伐董卓,匡扶漢室,造福天下哪!”
之前姬平令萬餘新兵挖陷坑,這些一心兵戈的新兵不曉得姬平身份,不免心有順從,但姬平隻說了一句:“流汗總比流血強,每一道圈套,都能夠救你們一命,救你們成百上千同袍的性命。”
潁川太守孔伷看到袁紹此舉,氣憤之下,直接帶著本部一萬兵馬撤離,孤家寡人的崔鈞也跟著孔伷氣憤拜彆。
中軍大營,袁紹身披甲冑,手持長劍,坐鎮中軍,身邊有王匡、袁遺、劉岱,幾人都是低垂著頭,麵色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