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蒼天_第十章 荀攸之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由此可見,大將軍本意非在募兵,而在警示十常侍,或者說是威脅十常侍,讓他們有所收斂,或棄官而去,製止直接的牴觸。”

剛好有一個備用的天子人選,冇有母親,不會有外戚的劉協。

“大將軍莫非不曉得外兵入京的大害?”他再次問出了阿誰題目,這是貳心中最大的迷惑,從荀攸口中,他得知何進並不是那種昏聵無能之人。

他看著姬平,眼裡閃過一道精光:“實在,大漢立國四百年,可謂積重久矣,現在政事皋牢,處所權重,政令難及,實則從朝廷治亂難,從處所治亂易。大亂方能大治,現在大亂將起,對陛下而言,何嘗不是破而後立的機遇。”

荀攸撫須道:“八路兵馬,董卓在河東,丁原在河內,王匡、鮑信赴泰山,張揚張遼赴幷州,毌丘毅赴丹楊,路途遠近不一,募兵光陰不定,但陣容頗大,十常侍在處所後輩支屬浩繁,不成能不發覺。”

固然姬平早曉得汗青走向,但他還是想聽聽荀攸的觀點,看有冇有禁止董卓入京的體例。

這一建議如同雷霆,荀攸固然對姬平的心機有過猜想,但此時眼中也不由暴露幾分嚴峻的神情。

或許何進獨一低估的,就是袁紹等士人的決計了,另有十常侍的毒手無情,才變成今後的大禍。

姬平麵無神采,心中倒是一鬆,孃的,終究說到逃竄之事了。

“張常侍,張周不在你那麽?朕這幾日不見張周,深思著張常侍是否要為朕換個奉養寺人呢。”姬平臉上儘是茫然,他從後代來,裝萌賣傻演戲不太小技耳。

何進夾在士人和寺人之間,始終在製止二者產生大的牴觸,並且他調集的八路兵馬,有五路都在他掌控之下,可見他還是比較有理性的。

荀攸看姬平凝眉不語,安慰了一句:“陛下也不必過分憂心,雖有八路兵馬,但外兵隻要董卓、丁原和喬瑁,喬瑁為故太尉橋玄之子,素重名聲,不必多慮,丁原為人鹵莽,易於掌控,唯有董卓變數較多,但大將軍掌控京師數萬精兵,外有皇甫嵩在董卓以後掣肘,故亦不敷慮也。”

四天後,姬平再次在宮禁中見到了荀攸,荀攸帶來一個壞動靜:“大將軍已經同意召外兵入京。”

他這一段時候一向對峙修煉禦龍經,感受身材越來越好,體內總有一股暖意,精力非常充分,整夜看書也不感疲累,每日晨起都極其高調,令文蘿和霍小玉羞笑不已。

聽到這裡,姬平心中有些好笑,這荀攸倒是風趣,這個建議也敢對天子說出,實在膽小,或許是他長於觀人,曉得本身不會見怪吧。

對於姬平提出的這個假定,荀攸明顯也是考慮過的,他沉吟了下,道:“若處境至此,必定天下大亂,陛下便需求考慮後路了。”

當天下午,張讓又派來一其中黃門奉養姬平,當天早晨,湯藥和炊事中又加上了曼陀羅。

接下來幾日,姬平也不在後·宮待,每日隻是去宮禁轉悠,乘機尋覓荀攸。

二人都是一驚,荀攸倉猝從另一邊拜彆,轉眼張讓和高望便趕了過來。

不過,在十常侍和阿誰派來的奉養寺人麵前,他則收斂精氣神,經常表示入迷情恍忽的模樣。

自始至終,張讓身邊的中常侍高望眼睛一向躲著姬平,這個傢夥的城府,還遠遠不如張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