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沉浮記_第二百三十三章 西涼軍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是李傕部另有三萬雄師,汪洋恐大肆打擊右扶風,會引來關西諸將的危急感。關西諸將結合之勢頗大,西涼之民雖少,卻大家能騎擅戰,可聚兵馬十萬之數。加上靠近的羌人,二十萬之眾亦可召來。

張繡拜道:“高覽乃是韓氏名將,麾下之兵天然不差。與我部兵馬隻在伯仲之間罷了。”

韓易屯兵穀城,聞知此動靜後,不由眉頭大皺。本來自已在本年初時,聞知長安事情,就在六月時,悄悄的前來雒陽坐鎮,張望長安、弘農兩地的動靜。

河南雒陽自初平三年時起,就一向在自已的手中。顛末三年多時候的屯田與集合百姓,河南雒陽四周此時有百姓三萬家,丁口十七萬之眾。雒陽一地總算是有些朝氣了,韓易可不欲在雒陽城四周複興烽火,隻得移兵向西,籌辦與西涼軍決鬥。

張濟尋張繡問道:“汝觀韓氏之兵如何?”

張濟沉默了很久,方纔說道:“吾老矣,在西涼軍中多年,與眾將乾係甚佳,不忍轉投韓征東,複來攻打他們。”

穀城西地狹,闊處又被韓易軍占住,隻能排開三萬之軍。而張濟軍剛好三萬,又捉鬮失利,以是被任為前鋒。張濟令侄兒張繡領兵五千上前應戰,韓易令高覽領兵出戰。兩軍大戰一場,不分勝負,各自出兵回營。

在張繡的勸說下,張濟藉口軍糧不濟,退兵返回函穀關中。在新安的李、郭二人冇有反應過來時,棄雜兵,領著萬餘精銳走小道,朝南行,向宜陽而去。轉盧氏、取道武關,攻入了丹水、南鄉等地。

楊定不去,不想段煨反自親來,並且是單獨一人著小卒衣裳前來。楊放心中一動,公然,段煨是來尋楊定結合誅殺李傕、郭汜的。二人因而暫去仇怨,一拍及合。

遠在雒陽的韓易更傳令京兆臨時保持近況,對於關西諸將要交友,而不是撻伐。因而汪洋回絕了段煨的美意,隻是一心的收攏流民,安撫百姓,籌辦來年的屯田一事。

倒是徐晃在接到韓易親書之信後,觀“初度失身於賊尚可恕之,多次失身於賊倒是為何?君若從善,今次當是最後之機也,望君掌控。”徐晃見信後長歎不語,一出錯成千古恨也。終究領了數十名親信,連夜出逃,望韓易大營奔來。

汪洋心知京兆、弘農才方纔動手,百姓離散,曾經戶口上百萬的京兆之地,顛末一年時候的李、郭之亂,百姓十不存一。並且糧草奇缺,需求從河東、西河運送過來。

楊奉為白波賊時,曾經降伏過韓易,此時再次降伏,倒也冇有甚麼難堪的。隻是當年的韓易對楊奉非常輕視,隻是綬官軍司馬一職,因而很有些遊移,欲與韓易還價還價一番。

張濟歎道:“也罷,就如此罷。老了老了,還要當負棄軍私逃之罪名,唉……”

郭汜亦叫道:“長安、弘農殘破,本不敷以養軍,我等可揮兵東向。聽聞韓易治下的豫州之地人丁財帛極多,不亞昔日的河南雒陽。隻要我等擊破韓易一軍,中原之地便可任由我等縱橫無忌了。”

楊定本欲逃向荊州,不想被張濟搶先了一步,並且阻斷了山道。欲降韓易,卻又無路引見。欲要斬殺李傕、郭汜二人,卻又恐麾下兵力不敷。正於營中憂愁之時,突有段煨的親兵來邀,請楊定前去其寨中一談。

李、郭二人聞訊大驚,然宜陽小道已被張濟軍所斷,追之不及,隻得再令楊奉、董承一軍出戰。楊奉、董承合兵兩萬,又聚張濟所棄的雜兵,共三萬軍出函穀關佈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