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大喜,說道:“公瑾之言甚是,我父在荊南聲望極高,我若前去,必得荊南人氏的歡迎。不過我軍兵少,去了荊南隻怕鎮服不了歹人,恐遭劉表軍所攻也。”
隻是如此一來,孫策於吳郡中的民氣大失,也被會稽太守王朗所懼。王朗因而轉而投奔袁術,與袁軍合攻孫策。孫策左抵右擋不住,一起向西南敗退。最後逃入了會稽群山當中,又被山越人所襲。比及再度出山之時,雄師隻剩戔戔千餘人了。
但是至此,孫策就常被陳瑀派往戰情最為堅險之地作戰,偶然連續數月不得休整,兵力是越戰越少,終究孫策一軍隻剩戔戔三千人馬了。孫策見陳瑀成心借刀殺人,力圖無用。一時按捺不住,因而在一次宴中憤而殺陳瑀泄憤,兼併並許貢、嚴白虎所部,一時兵馬多達近兩萬之眾。
周瑜說道:“聽聞荊州的劉表派張繡攻打南陽,此舉必定惡了韓氏,兩家之親怕是不再了。又聽聞荊南的長沙太守張羨與劉表分歧,而張羨曆任荊南四郡之守,又是孫伯父的故吏。大兄如果前去荊南,全部荊南必將歸大兄統統矣。”
何逸聞訊慌亂非常,急尋三公問計,楊彪昂但是立,不屑的看了其一眼,淺笑的說道:“不過是些輕賤之人反叛罷了,車騎將軍何顧驚亂?才一個十一歲的黃口小兒,就駭住了堂堂的車騎將軍?”
周瑜說道:“無妨,我這有五千新得之兵,尚未上報給豫章邱太守曉得,可借與大兄一用。”
平輿城的百官與何逸聞訊大驚,雖知韓氏於數年來常施恩於中原之地,但也獲咎了大部的世族朱門。想來輕賤短視的百姓固然記念其恩,但無豪傑之士的統領,決難成事。
周瑜方纔聽聞到北方傳來的韓易敗北的動靜,尚未確認失實,便聽聞副將丁奉回報導,東方的山嶺當中有一隊千餘人擺佈的山越野人呈現,能夠是會稽山越人來犯。
無了何逸這車騎將軍的名頭,太尉楊彪、司徒趙溫、司空張喜隻得以三公秉政。楊奉、董承固然應召前來,但汝南的兵力過少,又要防備城外的尹離雄師。因而急召新任命的兗州牧劉鯀,速速領兗州之兵三萬前來汝南平叛。
周瑜出麵迎住了孫策,孫策見到周瑜,頓時淘淘大哭起來,並向周瑜問計。周瑜沉吟道:“本來汝孫家與韓征東有舊,大兄與韓征東翻臉倒是不對。隻是現在韓征東粗心……軍敗,不知韓氏另有無重新複起之時。”
但是戰果是喜人的,遍及豫章大半郡縣的豫章賊周鳳,揚州黃巾餘黨陳敗、萬秉諸賊大部皆被周瑜所破,兵力也從最後的三千人馬到現在的八千人。
何逸忙說道:“楊太尉有所不知,此乃我何氏,不,是朱氏先祖之疾也,不幸某亦得此之疾。”楊彪欲要再問時,何逸恐言多有失,倉猝再度病發,諱飾了疇昔。
楊彪恨其不爭,喝斥道:“甚麼韓氏之基?這是大漢的天下,若無大漢,又哪來的韓易也?你身為大漢的車騎將軍,隻是代漢帝臨時辦理兵事罷了,甚麼奪韓氏之基以自肥?你莫不是將這豫、兗、徐、並、司隸諸州之地當作自家之物了吧?”
隻要百官扶助何逸下台以後,迎回弘農王為帝,在為政上稍稍施恩於百姓。等過上一年半載,便可將韓氏於中原的影響力完整抹除。不想竟有戔戔的韓氏庶子於鯛陽城豎旗抵擋,真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