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沉浮記_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退兩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過自已如果一意為漢室的忠臣,此舉大可不必,煩心也該由漢帝去煩心。但是自已既然故意自主,就必須剃除領內的不平與雜音才行。

聽了韓易的多番解釋,牽招才認同了韓易的觀點,並同意為韓易暗藏於袁紹處,為韓易甘作間細。韓易問道:“現在袁紹可破否?”

袁紹不忿的叫道:“話雖如此,但我乃堂堂大漢的大將軍,卻被韓易小兒淩辱至此,心中之氣實在不順之極。”

韓易一時感到有些沉悶,單單為將之時,儘管攻戰便好,萬事無慮。此時卻要思謀轄地中的各個方麵事物,還需考慮民氣背向之事,太也龐大難思了一些。

韓易遊移道:“我本以屢戰屢勝之威來鎮服天下,我若服軟,天下人必定小覷於我,到時豈不有眾叛親離之禍?”

袁紹聽言大怒,當即就欲起兵與韓易決鬥。眾謀士急勸止道:“韓易此舉明著是挑釁,實是乞降。其知我軍難以攻取,因而便轉念他想,欲先攻取他方,此想於我軍來講倒是大妙。袁公路與劉景升未得韓明遠之逼迫,一向不肯主動攻打韓易。待韓易攻打其部甚危時,必會前來乞助於我。我軍方可結合諸勢一同討滅韓易。”

牽招說道:“招於中平六年本覺得,能安定天下,複安漢室者,除司徒以外彆無彆人也。但是司徒自到汝南後,一意打壓豫州的世族朱門,起用寒士賤民為吏。其行其意絕非是統合忠義之士,共討董賊。而是欲要自安轄境,成心行盤據之實。招深恨自已看錯了人,以是心中大起不忿之念。”

賈逵拜見袁紹道:“征東將軍有言:聽聞袁本初欲挾天子已令諸侯,因而親領兵北來求戰。若勝則奪天子南歸,若敗則降伏於袁本初陛下。不料袁本初空有稱雄於天下之大誌,卻無與鄙人一決高低之決計,實在令人絕望之極。今冀州地貧,不如中原遠甚,特留冀州之地予袁氏以奉侍天子。這河北以外的邊境,可由征東將軍代天子統領,就無需袁本初操心了。”

韓易知牽招向與何苗妻兒有來往,弘農王之事必定有所猜想,倒也不覺得怪。隻是感牽招為人固然秉義壯烈,忠心漢室,但畢竟過分年青,有些老練了。現在天下群雄早無漢室之念,各自一心想行盤據之實。若非無人敢起首強宣自主為帝之事,隻怕天下早已分為數國矣。

韓易一時也躊躇了,單憑自已之能,真有能重修一朝的才氣麼?漢高祖不過一亭長出身,他又是如何措置這統統龐大之事物的?

牽招說道:“隻是服軟,並非軍敗,於征東將軍威名所損未幾。征東將軍可說是懾於天子之威,不敢強犯罷了,非是袁紹之能。”

牽招嚴厲的說道:“自董卓亂政以後,所任的天下官員何時是天子之本意?世人還不是樂於職守。何故司徒之職分歧尊意,便說非天子本意,就莫要當真,這是仍舊?”

牽招拜道:“多蒙司徒大人惦記,招於大將軍麾下還頗受重用。”

韓易擺擺手道:“司徒之職乃是袁本初假借天子之口所授,非天子之本意也,子經莫要當真。”

沮授拜道:“此時彼強我弱,這也是冇法之事。我軍恰好可借與韓易停戰之機,轉而降伏青州的劉備,再借劉虞舊部報仇之機,征服公孫瓚部。我軍合此三方之力,又召烏桓、鮮卑戈壁之眾為翼,方能有與韓易一較高低之機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