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沉浮記_第二百五十章 孫策北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羨拜道:“伯符,既然如此,那交州張津處便由我去遊說了。”

霍篤、霍峻畏於孫策兵威,棄枝江望襄陽方向而逃,孫策遂取枝江。稍稍清算兵馬,再向江陵奔來。蔡瑁軍於枝江之戰大敗,一時候畏敵如虎。雖有萬餘軍隊,多於孫軍,卻不敢與孫策交兵。

蒯良拜道:“現在荊州情勢,南有孫策,北有韓易,比之昔日袁術的江東更遜一籌,必將不能久持。主公若不敵韓易,尚可降之,等閒不下三公之職。然主公與孫策有殺父之仇,若敗於孫策,主公一家長幼都恐將不保矣。”

孫策飛馬直取蔡中,戰不三合,蔡中被孫策活捉疇昔,撥馬回陣。蔡和、蔡勳,見捉了蔡中,挺槍來趕。雙槍剛搠到策後心,陣中甘寧瞥見,扯弓搭箭,正射中蔡勳麵門,蔡勳應弦落馬。

孫策忙拜道:“小侄能在荊南安身,多虧叔父大人的儘力支撐。現在又要扳連叔父大人遠去交州,策……感激不儘。”

陸軍敗北,江陵失守。荊州賦稅大半被孫策所得,陣容大振。黃祖水軍見屯軍華容已無感化,因而棄華容轉進漢水,孫軍大部始得過江。孫策持續領陸軍北上,令周瑜領水軍船隻進泊漢江,攻取竟陵。

背後孫策引軍趕來,大殺一通。蔡瑁再次大敗,隻餘4、五千人望當陽而逃。又聞編縣有孫軍阻路,更棄當陽從巷子流亡宜城。

孫策很久沉默無語,終究說道:“小侄自幼脾氣高傲,不肯等閒服人。那韓易以戔戔贅婿子出身,在短短十年間,就做成這般的偉業,雖漢高、光武也不過如此也。小侄在年青時不懂創業之難,現在才知韓易之大不易也。如果真的事不成為,小侄也曉得該如何定奪。但是不到山窮水儘之時,小侄還想拚一拚,看看自已的本事如何。”

交趾太守士燮發兵平叛,被交州各郡奉為新的交州刺史,士燮以其弟士壹任合浦太守,二弟士?任九真太守,弟弟士武任南海太守。士氏的親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職,士燮遂霸交州。

蔡瑁揚鞭痛罵:“孫氏鼠賊,安敢侵犯漢室宗親境地!”便令蔡中搦戰。

周瑜點頭讚道:“伯策兄長的氣慨豪放,我甚心折。隻是我軍以少敵多,能在年內擊敗劉表嗎?”

周瑜見孫策意誌果斷,隻得頓了頓說道:“那麼我軍隻得向交州的張津救濟了。韓易分豫章為柴桑、鄱陽、廬陵三郡,以於禁為廬陵太守,屯兵兩萬於贛縣,很難說是為桂陽還是交州一州。交州有兵馬十萬,若能說得張津派兵救濟,我軍也可與韓軍一戰。”

宜城劉表得見敗軍,蔡瑁直言孫軍勢不成擋。蒯良力勸劉表斬蔡瑁之首,以振軍心。劉表不捨,引軍望襄陽而退。

當下,孫策遂留軍一萬,請孫靜、吳景、孫河、孫香死守荊南四郡,自與周瑜、孫賁、程普、黃蓋、韓當諸將儘起荊南五萬雄師,更差黃蓋先至江邊安排戰船,多裝軍火糧草,大船裝載戰馬,不日發兵北伐。

卻說張羨南下交州遊說交州刺史張津,張津夙來尊敬漢室,又討厭韓易與劉表,因而一口同意孫策的聯盟要求。隻是張津治下不嚴,身為主君毫無威望,又崇尚承平道,苛待部將。此時髦兵頓時惹人不滿,張津措置不及時,遭至部將區景的兵變,張津戰冇於亂中。

孫策雄師直逼襄陽城下立寨,劉表再次調派麾下大將文聘、王威、親侄劉磐等,領兵四萬出戰。但是孫策英勇無敵,荊州諸將再次大敗而回。孫軍不見減少,反而愈見增加,最後更引雄師圍困襄陽城強攻起來。劉表終究下定決計向韓易告降,要求救兵南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