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沉浮記_第二章 太平道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付薪連聲伸謝,向前行去。火光下,隻見兩個黃巾抹額的男人站在火堆前,悄悄的等著他。這兩個黃巾抹額的男人一個四十餘歲,一個不到三旬,布衣打扮,卻赤著雙腳,身邊一邊一根長麻桿。付薪有些恍然,這彷彿是傳說中的承平道道人的打扮。

此次二人奉教主之命進雒陽城公乾,卻不能帶付薪同往,因而讓付薪自去冀州郡钜鹿等待。等唐週迴歸钜鹿後,再領付薪拜見大賢能師。

自已如果隻求得一份鬥食的小吏之職,或還好說,隻是若想要求得一份百石以上的官職,那是不過白日發夢,決不成能。但是戔戔的鬥食小吏,又豈是我付薪付介之之誌向。

付薪好一陣的打動,身處危難之時方可見到人之真情,這承平道能夠善名傳遍天下,並非無因。在一頓狼吞虎嚥以後,不覺被麪餅噎住,馬/元義忙遞上一皮郛濁酒。

三人直至深夜方纔意儘而眠,第二日一早,唐周送給付薪兩枚金餅,充作盤費,三人之才分離告彆。

一陣秋風颳過,早以典賣了冬衣的付薪,感遭到了本年的第一次酷寒。付薪滿麵的陰沉,雙手搓著發冷的處所,藉著一點點的揉搓熱量來驅走寒冰。隻是徹夜的安身之處又在何方,付薪仍然是茫然無措。

付薪麵色穩定,不知就不知,何需故作曉得。

付薪應道:“恰是方離雒陽半日,隻是……”要往那裡去,付薪也不由茫然無語。當瞧見馬/元義滿麵體貼的目光,付薪酒意上湧,加上多日來在雒陽所遭到的怨念,不由朝著馬/元義這父老痛痛快快的陳述起來。

正躊躇著要不要上前去處仆人家借火烤烤,便聽到一個馴良的聲音喚道:“有客孤身遠來,可願前來一述。”

付薪心頭熾熱了,暗道:歸正我現下一無統統,又無處可歸,不如臨時信他承平道一信,先有個下落再說。

來到火堆旁,頓時感遭到陣陣的暖和,不等付薪上前向兩人伸謝,反倒是肚子先收回了陣陣的空鳴抗議。付薪不由好一陣的難堪,嘴邊的扣問,反而說不出口了。

馬/元義微微一笑,說道:“無妨,無妨。”

馬/元義見付薪吃飽喝足以後,笑問道:“小兄弟但是從雒陽而來?欲往那裡去?”

漢中成固人付薪忿忿的分開雒陽城,自年火線才及冠的自已,義無返顧的出了漢中郡成固縣,滿心覺得光憑本身的萬人敵之才,必能在雒陽求得一份大大的出息,因而前來雒陽城毛遂自薦。

付薪大喜說道:“兩位仙師,我欲要入我承平玄門,還請兩位仙師恩準。”

付薪大喜的搓地盤為香,下拜叫道:“師父在上,請受弟子一拜。”說罷,連叩了九個響頭,行那拜師之禮。

唐周也是大喜,忙扶起付薪,接著又向付薪講訴了一些更加詳細的教義,與教中的一些職務之分。特彆讓付薪曉得,教中除了張角這大賢能師以外,另有兩位良師,或稱大醫,乃是張角之弟,張寶與張梁二人。其下是八大弟子,號為風雅,馬/元義便是此中之一。又其下是三十六方之渠帥,各領教徒近萬人之眾。唐周固然年青,亦是張角之親信弟子,職位頗高。

不知走了多久,雙腿走得將近斷掉,付薪也仍然咬緊牙關的朝前走著,彷彿隻如果朝前走著,便可找到自已的光亮大道來。付薪轉頭望望西下的落日,與之下模糊消逝不見的雒陽城,大聲喝罵一句,又再度朝前走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