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皇戚_第九十四章 幽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色彩。失我祁連山,使我家畜不蕃息”,這匈奴人所唱歌裡,不但有他們對於落空敷裕草地的淒傷遺恨,更有他們曉得本身將會就此不再昌隆的驚駭。

“邊郡內附胡人,多為精兵良騎也,本應為大漢附庸,為漢軍差遣,覺得耳目,現在憑白為了鮮卑做了嫁衣,實在可愛之極。”伏泉握緊馬鞭恨恨說道。

蓋因遼西太守趙苞竟是中常侍趙忠從弟,兩人皆出自甘陵大族趙氏,想來多數是寺人親信。而本身方纔將寺人首級罵了外放避禍為官,加上又是外戚之人,這位寺人支屬還能如何對待本身?

“流川服膺父執教誨。”

不過,幽州境內亦與並、涼二州一樣,多有內附烏桓四散諸郡,其與鮮卑同為先秦東胡部落之一,但是境遇分歧,現為大漢附庸,為漢軍邊疆耳目,以供差遣。

“出了何事?”

現任單於羌渠幾次與臧旻敬酒,四周自有匈奴樂工彈奏胡笳、琵琶、胡笛、“渾不似”、箜篌等樂器,庭帳中心有一妙齡胡女一展歌喉,唱著一種伏泉聽不懂的胡人歌謠,但很動聽,其身邊更有十餘名胡人少女翩翩起舞,一股濃濃的異域風情讓人沉淪,端得是熱烈非常。

南匈奴單於庭帳內,伏泉等人坐於胡坐之上,參與宴會。

酒宴結束,世人歡笑不竭,臧旻又與單於羌渠議論半響,很久方得拜彆。此時已至午後,冷風緩緩吹過,帶走了無數酒意,長至小腿的碧綠青草富強之極,模糊有股沁人的香味,令人喜不自勝。

東漢初年世祖光武安定天下亦多賴其功,厥後漢末公孫瓚得之憑此與袁紹爭奪冀州,巨馬水一戰大破袁紹。若不是因他擅殺劉虞,得幽州後,日趨驕貴,不恤百姓,記過善忘,睚眥必報,引得州郡漢胡反彈,結合袁紹,才使得袁紹於界橋、龍湊兩戰大破其軍,賴以起家的“白馬義從”全軍淹冇,使其亡膽遁逃幽州,今後龜縮不出,不然天曉得漢末北方歸屬之爭要持續多久。

“剋日匈奴多部落有牧民北逃。”

伏泉一愣,未想臧旻提及此事,微微思考,便發明臧旻語中有話,摸索問道:“父執是言美稷?”說話時候,手指剛纔單於庭方向。

隻是外族就像一隻療攝生息規複原氣的餓狼,當漢人這箇中原的仆人式微時,總會出來反咬一口,不管匈奴還是彆的外族,汗青一向在用血淋淋的究竟證明這一點。

玄月中旬,車隊終究進入幽州遼西郡,從雒陽到遼西,全長兩千餘裡,加上本身曾繞道西河郡,用時一個半月也不算慢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