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隘兵卒驗看了通關之“傳”後,便放行,車隊開端分開司州之土,過了一處山嶽以後,進入幷州上黨郡高都縣。
能得一良將,就是對方再帶一家人來投奔,他也接管,畢竟這買賣太劃算了。
這時,火線返回一騎,麵色鎮靜,來到兩人麵前短促道:“少主,黃君出事了。”
車隊顛末之時,彷彿還是有無數被坑殺冤魂於地底哭訴,夭兒生性就怕鬼怪之事,最見不得這類死人之地,在馬車角落低頭蹲著,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倒讓伏泉不由啞然發笑。
美稷:位置大抵在今準格爾旗納林鎮北
老者駕駛官車,職責便是讓上官以最快速率前去任地任職,而不是多走遠路,不過他這抗議明顯是無效的,車隊的話語權在河東被伏擊以後便儘在伏泉手中。
幷州地理位置極佳,易守難攻,向東可威壓河北,向南則虎視關中,如若善取一地,則王霸之業可成,後代煌煌盛唐能從這裡走出便是有其啟事。隻是境內胡人繁多,西邊有屠大家、羌人、中部有匈奴人、北部有鮮卑人、東北部有烏桓人,對上黨、太原、雁門三郡成包抄之勢,雖東漢國威強大,但亦經常有歸附胡人勾連草原劫奪漢人,不過幷州自古便是苦寒之地,民風彪悍,與胡人連番爭鬥,使得幷州兵民皆勇。
進了縣城,車隊歇息一夜後,便轉道進入西河郡,這發起當即遭到那駕駛官車的老者抗議,畢竟進入上黨,應就此一嚮往東北而行到幽州,怎能捨近求遠往西北行進。
分開長平後,超出濁漳水南源,上黨郡治所宗子縣已是曆曆在目。相傳宗子為太古期間堯帝的宗子丹朱封邑,周時為辛甲封地,秦為上黨郡治所,漢承秦製,一向相沿至今。
高都其名最早見於《戰國策·西周策》,寄意為登上矗立的太行山後首個都城,再往前便是長平。提及長平,不得不提長平之戰,此戰可謂古今最聞名的戰役之一,以趙軍失利、四十萬將士被秦軍殛斃而告終。
伏泉想來,倘若邊疆遇襲,而中心朝廷於遠處調兵鞭長莫及,當時隻需遣一忠心能臣於此鎮扶,募集精乾漢民練為精兵,征召忠漢諸胡覺得差遣,此二者皆勇猛善戰,天下精銳也,練習得法,短時候內便可成為一支強軍,如果兵甲精美,糧草充沛,何愁邊疆胡患?
當是時,哀聲遍野,骸骨如山,血流成河,慘絕人寰,一戰以後可謂讓邯鄲家家帶孝,趙國一代精乾屠滅十之七八,元氣大傷。而秦國今後君臨天下,山東六國皆避秦軍鋒芒,不敢言戰,任秦之虎狼予取予求,直到始天子橫掃六合,一統寰宇。
不一會兒,便見徐晃打馬而來,伏泉獵奇,便問道:“公明,汝從何來?”
西漢聞名宗室大儒,後為應誠緯而改名劉秀的學者劉歆所作《遂初賦》言“馳太行之險要,入天井之高關。又王梁為野王令,北守天井關”,而後蔡邕亦言道“太行山上有天井關,關在井北,為天設之險”,皆申明其之險要程度,後代更是以被列為“太行八徑”之一。
官車火線馬蹄陣陣,颳起無數煙塵,伏泉獵奇,覺得是有大隊人馬而來,隨即瞭望,卻見黃忠與徐晃正與幾名家仆騎馬飛奔,同時手中彎弓搭箭,在草地上來回奔馳。
來於此世,伏泉對於其他好、壞名聲倒不在乎,就怕被人指責不孝,大漢以孝立國,到了東漢孝道更是被看為做人根本,本身其他都無所謂,但毫不能擔上不孝之名,殺曹破石便有此因,如果不孝,即便本身成了高官,估計也不會馳名流會來投奔,是以美稷縣乃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