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呂布再世_第五三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詔旨的內容很多,但總的來講,就是對袁曹二人停止了一係列的嘉獎,官職也得以晉升,袁紹成為九卿之一的太仆,曹操升為光祿大夫……

老管事感喟一聲,隻好退了下去。

呂布心中微微點頭,交給朝廷,董白和徐榮必死。

竟然是董卓!

翌日淩晨,天氣昏黃之際,蔡邕府外響起了一陣短促的叩門聲。

罪名這些,也就緊隨而來。

是甚麼讓陳宮脾氣大變呢?

之前在洛陽的時候,絕對冇人敢在蔡府麵前這般放肆,現在蔡邕冇了董卓庇佑,誰都想著來欺上一頭。

那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啊!

袁術一向不肯退出南陽,就隻能申明一點:他打起了荊州的主張。

順著燃起的燭火,向堂內望去,供台上擺有肉實生果等很多祭品,再看正對大門的墨漆靈牌,上麵鮮明寫著:前將軍氂鄉侯董公諱卓之靈位。

仆人將大門翻開,立在門外的是一群穿戴清一色玄色官服的差吏,腰間佩刀。

罪名這些,也就緊隨而來。

當天下午,袁術從南陽解纜,領著三萬雄師,向著武關方向進發。

“交於朝廷,以正視聽。”

除了蔡邕,當年很多靠董卓擢用汲引的名流黨人,也都受了無妄之災,紛繁下獄受審。最輕估計也是奪職官職,嚴峻點就是放逐放逐,斬首示眾。

砰砰砰!砰砰砰!

仆民氣中冇底,怯生問道:“你們是……”

這些大儒的脾氣,根基上都屬於廁所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仆人飛速出來稟報,蔡邕似是推測了會有此事,也不驚駭,有條不睬的穿上衣衫,跟著差吏們去了廷尉府受審。

郡守府內,作為郡守的陳理誠懇的站鄙人方,微躬著身軀,不敢有涓滴怠慢。

本想看兩人笑話,成果反倒啪啪啪的打臉。

長安城內,靠東的某處府宅。

“公子放心,下官定不會給旁人可趁之機。”作為袁家弟子的陳理拱手應道,答覆得非常判定。

前幾日他還在躊躇,但在聽得袁紹和曹操功成以後,有些眼紅的袁術就立馬下了決定。他要讓天下人曉得,袁家嫡宗子的短長。

或許再進一步,也不是冇有能夠。

這下好了,名聲、財帛全讓他兩撈了。

但現在麼,傻子都曉得關中是呂布的地盤,他兩去了,還能返來麼?

這件大事如果成了,他就是第二個董卓!

但天子聖旨已出,容不得他們違逆,不然便是對天子不敬。

而在堂中祭拜董卓的那位老者,竟是當朝的經學大儒——蔡邕!

一樣,袁術也曉得劉表對南陽虎視眈眈,以是纔在臨走前再三叮嚀陳理,讓他守好南陽。

從陳宮插手他麾下以來,所想的計劃大多都是基於朝廷的方向,停止的運營考慮。可在呂布上一世的影象中,陳宮並不是一個死忠於漢室的人物,乃至還用過些宵小手腕,遠不如現在這般剛正廉直。

蔡邕聽得這話,臉龐勃然變色,板起臉怒斥起管事:“董卓與我有恩,現在他身首異處,連個收屍的人都冇有。我若不給他設個靈堂,難道也成了忘恩負義之徒?此事你不必多講,我自有定奪。”

所說的彆人,天然是指劉表。

關中東南邊,南陽郡。

當然,就算告訴了,袁術也不會去,最多替他們喊上兩嗓子援助一下,畢竟前車之鑒還擺在那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