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與玄風子日夜運營,不但加強青州城防,還廣納賢才,非論出身家世,隻要有一技之長,皆可在青州謀得一職。一時候,青州城內文人騷人與能工巧匠雲集,學術之風與技藝之潮昌隆。
曹操囚禁張遼一事,在曹營掀起軒然大波。很多忠勇之士對曹操此舉不滿,暗中抱怨。
而在北方邊疆,張遼與匈奴的大戰一觸即發。匈奴聯軍仰仗馬隊的矯捷性,對曹軍建議狠惡衝鋒。張遼沉著應對,操縱地形安插防地,弓弩手與長槍兵相互共同,一次次擊退匈奴的打擊。疆場上硝煙滿盈,喊殺聲震天,曹軍將士在張遼的帶領下,浴血奮戰,垂垂穩住了陣腳。
遂回書,商定互派使者,交換軍事、農業與文明之經曆。與此同時,荊州城內持續籌辦與東吳的聯婚事件,關興雖對東吳心存疑慮,但在號令下,還是儘力籌辦,確保婚禮順利停止,不生枝節。
他集結殘部,結合其他北方外族,籌辦趁曹操內鬨之際,擾亂邊疆,掠取財物與地盤。而被囚禁的張遼,在獄入耳聞匈奴又起戰事,心急如焚,上書曹操請戰,願戴罪建功,抗擊匈奴。曹操衡量再三,決定臨時開釋張遼,命其率部出征,但兵權仍未完整規複。
而曹操也認識到軍心不穩,一邊安撫眾將,一邊重新核閱張遼之事。謀士郭嘉雖病重臥床,仍上書為張遼討情,言明張遼之忠勇與軍功,曹操墮入深思。
在荊州,新主劉禪在諸葛亮等臣僚的幫部下,周旋於各方乾係之間。袁譚在青州也未曾停歇,他深知亂世當中唯有自強,方能有安身之地。
在蜀地,劉璋與曹操的暗中聯絡被法正周到把控。法正深知劉璋此舉傷害,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