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心急如焚,往昔隨呂布交戰,曆經無數存亡險境,可眼下這看不見硝煙的疫病疆場,卻讓他倍感煎熬。
經此一役,曹軍短期內不敢再覬覦聯軍糧草,張遼之名,再度令曹軍膽怯。
張遼一一扶起世人,眼眶潮濕:“兄弟們能好起來,便是天大幸事,快快養好身子,我們還要聯袂再戰疆場!”
袁譚深思很久,終是認同,當即複書應允,荊州之地,聯盟暗潮悄悄湧動,各方權勢再次於這奧妙棋局中尋路佈局,將來之戰,似隱在陰霾以後,蓄勢待發……
此處張遼早命士卒設下伏兵,待曹軍追入,滾木礌石齊下,箭雨紛飛,曹軍死傷慘痛,狼狽回撤。
與此同時,孫權在江東聽聞聯軍疫病之事,謀士呂蒙進言:“主公,此時聯軍衰弱,恰是吾等西進篡奪荊州良機,機不成失啊。”
而劉備一方,諸葛亮洞察全域性,深感此時荊州局勢如繃緊弓弦,稍有不慎便通盤崩壞。
他修書一封,遣快馬送往袁譚營中,書中盛讚張遼抗疫護軍之舉,又提及當下局勢危如累卵,發起兩邊互派救兵,守望互助,共禦內奸。
藥湯熬成,親端至士卒榻前,一勺一勺耐煩喂下,看著士卒艱钜嚥下,眼中儘是體貼。
魯肅卻點頭反對:“不成,乘人之危非君子所為,且聯軍雖遭疫病,有張遼在,其軍魂尚在,戰力不成小覷,冒然出兵,恐陷江東於險境。”
恰逢一江湖遊醫路過虎帳四周,聽聞軍中疫病殘虐,心胸悲憫前來求見。
張遼曉得後,不顧怠倦,向袁譚請纓:“主公,曹軍此舉凶險,欲斷吾軍根底。末將願率一支輕騎,星夜奔襲,擾其行軍,護我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