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孫權水軍沿長江而上,卻遭受了關羽經心安插的防地。水雷爆炸,暗哨示警,關羽水軍陸戰隊奮勇反擊,與孫權水軍在江麵上展開苦戰。關羽站於船頭,青龍偃月刀寒光閃閃,所到之處,吳軍戰船紛繁破裂。
袁譚微微皺眉:“智囊所言極是,那我等當如何應對?總不能坐以待斃。”
曹操與孫權合兵以後,兵力大增。他們避開關羽戍守周到的荊州水路,轉而打擊張飛鎮守的益州陸路要道。張飛率部奮勇抵當,然敵軍浩繁,壓力龐大。
而孫權方麵,其水軍戰力頗強,雖陸路打擊受阻,然亦能夠於長江沿線另覓戰機。
顛末一番苦戰,趙雲勝利攻破汝南郡,放火燃燒曹軍糧草。火光沖天而起,照亮了夜空。動靜傳至曹操處,曹操大驚失容,顧不得聯軍之事,急令夏侯惇率主力回援。
趙雲所率輕騎一起奔馳,終究到達汝南郡外。他先遣小股軍隊喬裝打扮,混入城中,摸清曹軍設防及糧草囤積之所。
袁譚點頭稱善,諸將依計而行。
“主公,曹操狡猾,前番漫衍謊言不成,恐會再生毒計。其極有能夠重新拉攏匈奴,許以更加優厚之前提,令匈奴從西北邊疆繞道,突襲我火線。而孫權則能夠會趁我軍主力集合於荊益二州東部防地之際,以水軍精銳強攻我長江上遊,詭計堵截荊益之聯絡。”諸葛亮麵色凝重,對袁譚說道。
袁譚軍順勢反擊,關羽亦率水軍從側麵援助。曹操與孫權聯軍首尾難顧,大敗而逃。
而此時,曹操果如諸葛亮所料,再次調派密使前去匈奴部落,以大量財寶、地盤及中原美女誘使匈奴出兵。匈奴呼廚泉單於雖心不足悸,但在厚利麵前,終是決定冒險一試。他集結匈奴各部,繞過袁譚軍西北防地的正麵,從戈壁荒漠當中迂迴前行,欲直撲袁譚軍火線之重鎮襄陽。
而在西北邊疆,匈奴馬隊雖繞過正麵防地,卻遭受了諸葛亮早已安插好的防備。諸葛亮親率黃忠、魏延等將領,依托堅毅工事,以強弩硬弓抵抗匈奴打擊。
經此連番大戰,袁譚軍雖獲大勝,然亦深知前路波折密佈。曹操與孫權聯軍雖暫被擊退,但其狼子野心不死,必於暗中運營新策,以求衝破。
與此同時,孫權亦清算水軍,奧妙集結於柴桑,籌辦沿長江逆流而上,奇襲夷陵,進而威脅益州。
趙雲領命以後,遴選三千精銳馬隊,晝伏夜出,風馳電掣般向汝南郡奔去。沿途避開曹軍主力,專揀巷子潛行。
張飛在益州亦虛張陣容,做出大肆打擊之態。曹操西路軍被其管束,不敢等閒東援。
荊州城內,諸葛亮日夜苦思,於軍帳中盤桓踱步。他深知,曹操新敗以後,定會深思其得勝之因,而欲破當前僵局,或從內部崩潰袁譚軍,或覓得全新計謀要地,以迂迴包抄。
匈奴馬隊在戈壁中長途跋涉,本就怠倦不堪,又遇固執抵當,士氣降落。呼廚泉單於雖死力督戰,但匈奴馬隊守勢頻頻受挫。
袁譚軍在各條戰線均獲得主動,曹操與孫權聯軍墮入窘境。但是,曹操畢竟老謀深算,他深知此時若各自為戰,必敗無疑。因而,他強令夏侯惇留下一部持續回援汝南郡,本身則親率主力與孫權彙合,籌辦集合兵力,衝破袁譚軍一處防地。
諸葛亮輕搖羽扇:“主公莫急。我意先遣密探深切北方,密切監督匈奴意向,同時加強西北防地之防備工事,調遣善守之將前去駐守。至於孫權方麵,可令關羽在荊州沿江多設暗哨,安插水雷,加固城防,並練習水軍陸戰隊,以備不時之需。再者,我軍亦需主動反擊,打亂敵軍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