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州城內,諸葛亮與袁譚再次聚會軍帳,共商長遠之計。
袁譚軍探馬得知各方靜態,倉猝回報諸葛亮與袁譚。諸葛亮深思半晌,對袁譚道:“主公,此乃多事之秋。馬超前來互助,自是功德,可令其率西涼鐵騎駐守西北邊疆,以防曹操與匈奴再度勾搭。至於孫機謀取徐州之事,可遣密使前去徐州,揭穿孫權之野心,同時與徐州本地有識之士聯絡,助其組建民團,加強防備,使其不為孫權所用。而曹操與張魯勾搭之舉,需早做防備,可令魏延率一部人馬前去益州北部,加強防備,若張魯有異動,可先機製敵。”
曹操方麵,經此大敗,退回許昌後,一麵療攝生息,一麵重新核閱天下局勢。他深知匈奴雖可用,然難以完整掌控,且袁譚軍已有所防備。
他聽聞袁譚軍在諸葛亮幫部下權勢漸強,心中五味雜陳。
袁譚深覺得然,問道:“智囊所言甚是,然詳細該如何施為?”
徐州在袁譚軍支撐下,勝利抵抗了東吳的一次摸乾脆打擊,孫權見徐州無機可乘,臨時撤銷了北上的動機。
孫權調派魯肅為使,前去徐州,遊說本地豪強與守軍,許以厚利,試圖將徐州歸入東吳版圖,從而在北方構成對袁譚軍的管束。
因而,曹操將心機轉向了西南的張魯。張魯在漢中地區擁兵自重,其教義頗得民氣,若能將其招攬麾下,或可從側翼威脅袁譚軍之益州。曹操遣謀士滿寵前去漢中,與張魯密談,許以高官厚祿,共圖大業。
因而,在袁譚軍暗中支撐下,徐州加強了城防,囤積了糧草,籌辦抵抗東吳能夠的打擊。
因而,劉備決訂婚赴漢中,麵見張魯。他欲以同宗之情、漢室大義壓服張魯,莫要與曹操同流合汙,或可使張魯保持中立,乃至與本身合作,共同對抗曹操與袁譚軍。
袁譚點頭稱善,隨即命令各郡縣動手籌辦。一時候,荊州、益州各地大興土木,書院與工坊如雨後春筍般鼓起。
劉備此時正展轉於汝南一帶,身邊獨一簡雍等少數親信相隨。
漢中之地,暗潮湧動,劉備可否壓服張魯,袁譚軍又將如何應對各方新的竄改,統統皆在未知當中,而這亂世的風雲,仍在持續翻湧……
跟著時候推移,馬超在西北邊疆與本地守軍磨合漸佳,多次擊退小股匈奴騷擾。
他深知,單憑東吳之力難以與袁譚軍悠長對抗,遂將目光投向了徐州。徐州本是計謀要地,曹操曾占有此處,後因與袁紹爭鬥而有所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