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軍心浮動、軍勢委靡、場麵失控的卑劣局勢,眼看就要崩盤,諸將又驚又怕。
劉禪感覺這仗便可鬥文,又可鬥武,大覺風趣。且看諸葛先生如何應對辯駁,他扭頭向諸葛亮看去。
兩軍神采,如癡如醉,千人千相,萬人萬象!
諸葛亮的聲音昂揚,鏗鏘有力:“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大奸大惡之嗜血梟雄、巨鬼狂魔、竊國反賊,安敢口吐人言,有何臉孔苟活於人間!諸曹夏侯氏,村野匹夫,跳梁小醜,爾等枉為大忠臣曹參、夏侯嬰以後,世代沐皇恩,吃俸祿,不思儘忠報國,卻橫行犯警,殘害生靈,為禍天下,為虎作倀,他日命喪鬼域,安有臉麵見先祖?”
“設使國度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出自曹操所作《讓縣自明本誌令》。寫於210年(建安十五年),時曹操五十六歲。一統北方後,曹操政權逐步穩固,繼而圖謀同一天下,然孫、劉兩雄師事權勢還是親信大患。除在軍事上聯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則抨擊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主”。為表白本誌,反擊野謗議,曹操公佈了這篇令文,借退還天子加封三縣之名。
(碼字寫作不輕易,敬請各位看官,多加支撐。求點擊,求保藏,求打賞,求批評!各種求!)
金鼓齊鳴,曹軍如夢初醒,兵容始複。
刀槍耀日,戈矛如林,旗號獵獵,堂堂佈陣的大漢軍陣中,一名白衣勝雪、長髮飄飄、素淨幽怨的女子鮮衣怒馬,飄但是出……
一文如此,一語至此,世所罕見。
曹操惡事做儘,大家皆知,故曹軍將士個個被非常天象所震驚,大家怕蒙受天譴!
他氣沉丹田,大喝道:“全軍聽令,擂鼓助勢,各舉刀槍,叛賊就在麵前,爾等建功立業之時到了,弓弩兵上弦,豺狼騎預備……”
“曹操父本姓夏侯,名嵩,與汝夏侯匹夫一樣,乃夏侯嬰以後。為謀取功名繁華,認曹參以後權奸閹賊中常侍曹騰為父。夏侯嬰、曹參皆為高祖股肱之臣,鐵骨錚錚之大漢忠臣。然曹騰、曹操父子欺君罔上,挾天子以令諸侯,飛揚放肆,令天子毫無威權。逼朝廷廢三公,置丞相、禦史大夫之職,自封丞相;威壓天子封己為魏公加九錫,稱孤道寡,篡權奪位之野心昭然若揭,是為大奸大惡之大不忠。不尊祖宗忠於大漢之家訓,謀繁華棄祖宗以奸邪為父,是為欺師滅祖之大不孝;幾番屠城,濫殺無辜,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民不聊生,流浪失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為毫無人道之大不仁;私通張繡嬸,強納宜祿妻,三曹爭甄氏,妒忌賢達,殘殺邊楊孔趙董忠義之士,屠仇人呂伯奢,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親臨盜墓,是為滅人倫之大不義。”
不容夏侯淵辯駁,趙雲又先聲奪人,慷慨激昂大聲朗讀起來:“今有一文,想與曹軍將士分享,諸位且聽,此文名日:《誅魔令》……曹賊阿瞞嘗自稱忠良以後,實乃大謬……狼爪蛇齒終難袒護,操豎閹遺毒,方為諸侯,橫行放肆,肆無顧忌,為禍國度……”
諸葛亮羽扇輕揮,粘須淺笑。
曹軍將士麵青色變,驚奇不定,麵麵相覷,目瞪口呆。
夏侯淵瞳孔緩慢收縮,臉如沉水,肝火中燒,被氣得胸脯一起一伏。
畫麵之美、氣場之大、場景之詭異令劉禪歎爲觀止!吾何時才氣達到先生的境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