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把軍事決策機構——幕府,歸併到在朝機構——丞相府中,開府治事,軍政合一,加上兼任的冀州牧府,構建起完整的統治體係。
偷得浮生半日閒,故而曹操在議政之前騎馬出來漫步一下,與民同樂也是一種超等享用,感受爽極了!
為了表揚曹操的忠心,也是在天下諸侯建立一個忠君就有官位的好典範,感激涕零之下,在曹操寫好的聖旨上加蓋玉璽詔告天下,封董承等十三報酬列侯。封曹操為武平侯,拜大將軍,開府治事,賞功罰罪,悉由曹操措置。自此大權皆歸於曹操,朝廷大小事件,先稟曹操,然火線奏天子。
曹操藉機大肆任用本身的親信,擴大相府。軍事方麵,以荀攸為智囊(軍隊參謀長),郭嘉、賈詡、杜襲為智囊祭酒(軍委秘書長),劉曄為倉曹掾,任峻為典農中郎將(農業部長催督賦稅),程昱為東平相,範成、董昭為洛陽令,滿寵為許都令,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張遼、呂虔、李典、樂進、於禁、徐晃、許褚等皆為將軍,其他將士,各有封賞。
大將軍位在太尉之上,鄴城侯袁紹已具有冀、並、青、幽四州,兵多將廣,權勢超群,遠在曹操之上,如何能容忍昔日的小弟曹操爬到本身頭上作威作福。接到聖旨後,袁紹大怒:“曹操當死數矣,吾輒救存之,今乃挾天子以令吾乎!”
行政方麵,以荀彧為侍中尚書令(行政院長),韋晃為司直(幫手丞相糾察犯警之事)、陳矯為長史(總掌府中各曹部分的事件)、崔琰為西曹掾(行政秘書)、毛玠為東曹掾(人事秘書)、司馬朗為主簿(主任秘書),盧洪、趙達為校事,司馬懿為文學掾(教誨秘書)、盧毓(盧植的兒子)為法曹議令史(司法助理官)。
相府的範圍和構造機構相稱龐大,彷彿成為帝國的政權中樞,統統權力的中間,曹操成為有實知名的真天子。
以大漢朝廷之名招募賢達,擇英才而用之。短短幾年,人才雲集,虎將如雲,謀臣如雨,盛況空前。
赤壁之戰老曹我固然一不謹慎大敗而歸,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兩年的風景,地廣人多的老子又規複了元氣,哈哈。
一起士民問好,官吏鞠躬,棄轎騎馬的曹操,馬蹄小扣,策騎安步,表情大好。目睹美景,曹操詩興大發:“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野桃含笑籬笆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曹操見狀不由非常對勁,借雞生蛋確切是妙招。
因為昨晚多次與杜氏顛鸞倒鳳支出過分,年近六旬的曹操有點乏了,眼睛緩緩閉上,沉浸在舊事的回想中。
平生罕見敵手的曹操就是這麼自傲,十萬孔殷的軍情,都能夠輕描淡寫舉重若輕的泰然處之,因為他有大漢帝國幾個最有才調的謀士參讚軍機。
又設置諸曹掾屬令史,戶曹主民戶、祠祀、農桑;奏曹主奏議事;辭曹主辭官司;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運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貨幣鹽鐵事;倉曹主倉穀事;黃閣主簿錄省眾事。令史及禦屬數十人。
為將之道,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穩定,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能夠製短長,能夠待敵。
公元196年,鎮東將軍、兗州牧曹操采取荀彧的戰略,迎劉協都於許,改年號建安。大漢帝國名義上的主宰——漢獻帝,終究結束了顛沛流浪、擔驚受怕、忍餓挨饑的苦日子,重新過上了紙醉金迷、錦衣玉食的好日子,獲得了天子都麗堂皇的大要光鮮、嚴肅和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