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可興_第二十章 應仲璦慨然出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徐和等急命變陣迎擊,但倉促之下一片混亂。城門間隔黃巾軍陣不到一裡,瞬息即至。陳祿等奮勇進擊,高呼酣鬥,無不以一當十。黃巾軍前陣大亂。

簡雍心中絕望,但也曉得應劭雖稱忠義,但不是陳腐之輩,泰山東邊還要防備臧霸、南邊防備陶謙,西邊又與鮑信不睦,派兩千兵已經不輕易了。

******

聽了簡雍一席話,應劭熱血沸騰,振衣而起,道:“簡君所言正和某意!掃平亂賊,一洗乾坤,乃某平生夙誌也。然泰山兵少,且各縣需求駐兵防變,今抽兩千精兵北上援助劉校尉。我泰山兵皆悍勇,無不以一當十,屆時與劉校尉併力,足以破黃巾!”

長官一人,四十高低,峨冠博帶,長鬚黑密,邊幅清秀,舉止儒雅,恰是泰山郡守應劭。應劭本年三十九歲,字仲璦,汝南郡南頓人,出身崇高,父親應奉曾官至司隸校尉。應劭少年時用心好學,博覽多聞,三十多歲舉孝廉,為車騎將軍何苗掾屬。公元一八五年,邊章、韓遂反叛,朝廷派皇甫嵩討伐,皇甫嵩請調三千烏桓兵,北軍中侯鄒靖以烏桓弱,建議調鮮卑兵,大將軍何進掾屬韓卓附議,應劭反對調鮮卑,力主調烏桓。應劭與韓卓幾次辯論,誰也冇法壓服誰。朝廷大集百官會商,世人均從應劭之議。公元一八九年,朝廷拜應劭為泰山太守。公元一九零年,黃巾數萬人入泰山郡。應劭糾率文武連與之戰,前後斬首近千人,將黃巾趕走。應劭精兵簡政,與民歇息,現在泰山郡兵隻六千多人。

******

徐和等大怒,暴跳如雷,眾黃巾軍錯愕不已,群情紛繁。

二十八日深夜,劉備率五曲將士自漯水北岸向南度過結冰的漯水,悄悄入城。

申時,徐和等佈陣於漯陰城外,命人向城中喊話:“時候已到,請速開城門!”眾黃巾兵一齊大喝:“速開城門!”

簡雍慷慨陳詞:“……黃巾前攻泰山,無功而返,現在舉兵北向以取漯陰,若破漯陰,嘯聚饑民,旬日之間可複聚眾十萬人,揮兵攻濟北,可一鼓而下,挾大勝之威,經巨平、博縣,而向奉高,以報當日之仇。明公能夠拒之?今黃巾雖眾,不過三萬,漯陰雖小,眾誌成城,等閒未能下也;劉校尉有精兵三千,乘黃巾疲敝,雖不能遽破之,然足以相持。若明公派精兵五千,趁機攻黃巾背後,與劉校尉表裡夾攻,必大破之。劉校尉唯求濟南之地,黃巾之輜重、財賄儘歸明公。明公不唯使泰山萬全,且能耀武兗州,威震天下,汶泗之地皆歸於明公矣!明公提兵西向,匡扶天子,重修社稷,此萬世之功也!願明公勿疑!”

田豫命擂鼓,城頭上鼓聲如雷。城門外陳祿舉矛大喊:“殺賊!”休整半日的將士呼聲動六合,向黃巾軍陣衝去。

泰山郡,奉高縣,郡守官衙。

周豹眺望於陵方向,道:“俺與王渠帥有一麵之緣,倒是個豪放仗義之人,不知我等拖家帶口前去投奔,王渠帥卻如何安設?”

使者苦笑道:“如何救?若俺們出兵,廣縣正對俺的側翼,一舉衝下,俺等援兵死無葬身之地。且臧洪還能夠派兵守在臨朐縣外,若援兵少,不敷以救高山,若援兵多,則臨朐空虛,必將被臧洪所攻。諸位,歸根到底還是我們天時已失,兩個加起來的氣力都遠遠不如臧洪啊!再遲延下去,等臧洪休整結束,調集兩萬雄師,我們連逃都逃不掉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