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臧霸所言,曹操破袁術,曹強袁破,何弊之乘?曹操得袁術降兵、甲仗、輜重,敏捷整編,火線兵力已超越陶謙。曹操猛攻闕宣,闕宣不敵,先行東奔至臨睢。陶謙不敢逗留,也帶著臧霸後撤至太丘。曹操不追,巡查梁、陳、沛、汝四郡國,招納豪傑,收攬逃亡,尋訪賢才。曹操見許褚於譙縣,敘以鄉情,對許褚保衛鄉裡之行大加讚歎,欲以其為都尉。許褚躊躇久之,終究還是推卻曹操,稱已承諾劉青州,冇法再為曹操效命。曹操擺佈有暗中勸殺許褚者,曹操斥之,仍舊寵遇許褚,再不提招攬之事。許褚深以曹操為英主,勸侍從豪俠投之。諸豪俠跟從許褚者數十人,半數投曹操,曹操皆覺得虎士,引入宿衛,推心置腹,一無所疑。
當日袁術猛攻陳留,主簿樊鹹發起投降,諸將不聽。曹操破袁術返來,又破金尚,樊鹹大懼,向曹操出首,告張邈與袁術勾搭,勸曹操早圖之。曹操大怒道:“孟卓,吾兄也,爾小人何能間之?”命人綁了樊鹹送給張邈,又親至張邈府上用宴,與張邈執手敘話,密切無間。
高權道:“呂布先往陳留投張邈,當時曹操、朱靈等已破袁術,解陳留之圍。袁紹命曹操擒殺呂布,呂布隻得舍張邈往投河內張楊。”
“如此說來,呂布又離袁紹而去了?”劉備問道。
董訪為袁紹部屬魏郡太守董昭之弟。董昭原為钜鹿太守,鄴城被於毒攻破後,魏郡太守栗成遇害,袁紹光複鄴城後,以董昭為魏郡太守。魏郡是袁紹的大本營,這一變動對董昭是重用。董昭的仇家遂暗中向袁紹進讒言說董昭、董訪兄弟與張邈同謀反對袁紹,袁紹大怒,欲治董昭之罪。董昭發覺,以覲見天子之名藉機離開袁紹,顛末河內時為張楊所留,引為謀士。董訪深恨袁紹,連帶著對袁紹的小弟曹操也看不紮眼,一心想給袁曹找費事。
曹操留兵保衛兗豫邊疆,自率精兵西歸,逆擊金尚於陳留。金尚兵隻千餘,豈是曹操敵手,大敗,單身逃脫,展轉南下,前去九江憑藉袁術。
曹操穩住陶謙後,留夏侯惇守東方,以拒劉備軍之呂虔、蔣欽、陳祿,本身與袁紹之將朱靈、韓荀合兵,星夜西上。袁紹聞袁術圍陳留,雖本身與黑山戰事正酣,仍然又派出兩千兵歸朱靈、韓荀批示,與曹操合擊袁術。在袁紹心目中,袁術乃最大仇敵,首要性比黑山高多了。
這時長安傳來動靜,李傕用太尉周忠、尚書賈詡之計,征朱儁為太仆,朱儁因而推卻陶謙請其為元帥之議,入朝。曹操因送書與陶謙,申明此事,責問他擅入豫州之罪。陶謙複書諷刺曹操亦無端入豫州。曹操遂發起兩相罷兵,各回本州。陶謙不答。
曹袁聯軍擊劉詳、於夫羅、白繞聯軍於外黃。曹、袁兵力在外黃這一地區已賽過劉詳等。大戰移時,於夫羅見情勢倒黴,率先逃竄,袁兵遂崩潰,樂進陣斬劉詳,李乾活捉白繞,斬獲數千人。袁術聞訊大怒,率兵來攻。兩邊在睢水、汴水之間大戰。袁術大敗,東奔梁國之寧陵。
張邈親信、郡功曹董訪對張邈道:“袁紹外寬內忌,對張公當日麵責其之事深銜之,聞其又恨張公與袁術媾和,與呂布訂交。張公事必早做籌算!”
陳留城中,張邈神采陰晴不定,惶惶不安。
曹操又收到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帶兵入兗州之動靜,又加上士卒怠倦,實有力破陶謙,再次送信給陶謙,承認其對沛國、梁國的占據,並對其奪職沛相袁忠、任命下邳大姓陳珪為沛相的發起表示同意。陶謙見曹操服軟,大喜,遂與曹操媾和,兩邊商定陶謙不得進犯兗州、曹操不得進入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