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可興_第十八章 漯陰城漢賊鏖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祿拜謝道:“田君之言如醍醐灌頂,吾無惑矣!請君觀吾如何抗賊殺敵!”

陳祿見田豫,深表憂愁和驚駭,這才兩次攻城,守兵就傷亡如此之大,休申明天如何,明天就恐怕難以疇昔。

城下黃巾分為四大陣營,徐和有眾一萬五千,中軍豎起一麵大旗,號為“滅漢上使”,下設十幾個小帥統領軍隊,李獨耳有眾八千人,號為“平漢上使”,王神矢已死,其部眾為徐和、李獨耳兩人兼併。巢集有眾四千人,號為“破漢上使”;司馬俱有眾三千人,號為“摧漢上使”。

陳祿命調集五曲將士調集,拔刀發誓道:“劉公今火線拜托,吾誓不相負!人在則城在,城破則人死,必與此城共存亡!”言畢,以刀剺麵,血流至襟。此是北方塞外蠻族民風,或表哀思,或示斷交,邊郡漢人輕俠亦有效仿者。陳愷、錢忠等皆邊郡輕俠,皆被陳祿所為所打動,抽刀大喊道:“誓與此城共存亡!”全部兵士皆隨之呼號,聲震六合,慷慨壯烈之氣滿盈全城。

陳祿麵相文弱,但性子卻剛烈要強,他臉上傷口也不包紮,隻塗了些止血草藥,舉矛大喊道:“我軍身倚堅城,固若金湯,賊寇雖眾,無能為也!”

徐和軍在最前,此中稀有千人抬著浮橋,舉著木楯,扛著雲梯,猖獗高喊著標語,在各營小帥們的擯除下,跑向護城河。漯陰城護城河極窄,黃巾軍很快架起十幾座浮橋,向城牆撲來。

徐和忙命弓手上前仰射,黃巾弓手有近千人,在隊友木楯護持下,奔到城下,向城頭射來。漯陰城牆不到三丈,換算成後代度量衡,約有六米,自城下射箭威脅不小。探身去叉雲梯的守兵多有被射中,慘叫著自城頭落下。黃巾弓手又朝天仰射,城頭上落了一陣箭雨,守兵陣型有些麋集,前排看到黃巾弓手過來的忙舉盾,並大呼提示,躲過傷害,後排反應慢的被箭矢射中,死傷十幾人。

陳祿命城上弓手集合射擊黃巾弓手,命士卒後撤,不再緊緊守在雲梯旁。黃巾弓手與城上弓手對射,固然數量多,但不占天時,兩邊兩敗俱傷,各自退出戰役。

陳愷怒喝一聲:“賊子敢爾!”猱身急進,一刀劈向一名黃巾懦夫麵門。那人舉楯一磕,回刀反刺向陳愷咽喉。陳愷環首刀架住那人鋼刀,順勢滑下去將他臥刀手腕劃傷,鋼刀落地,陳愷一腳踢出,正中此民氣窩,他向後便倒。陳愷急躍至他麵前,環首刀從他咽喉割過,鮮血狂噴,眼神暗淡,就此斃命。

李獨耳部很快豎起雲梯,攀爬而上。城頭上又是一番血戰。

田豫遂說出一番話來。

徐和將軍隊撤下後,挪到陣後休整。鼓聲再次響起,此次是李獨耳部攻城。李獨耳原有眾六千,兼併王神矢部曲後,增加至八千多人,他是個珍惜身家的人,但輪番攻城是先前大師商奉迎的,隻得選出三千人上陣。李獨耳部精銳不如徐和,但狡猾有所過之。三千士卒在守兵射程外咋咋呼呼半天,卻不靠近。合法守兵不耐煩之際,攻城軍隊俄然分分開,嚎叫著衝向城牆。城上弓手急射之,無法賊兵突但是動,且隊形分離,結果極差,一次數百支箭矢下去,隻能帶走十幾人道命。

二十八日上午,三萬賊兵漫山遍野而來,皆額抹黃巾,旗號招展,在漯陰城南展開,密密麻麻,一望無邊。黃巾兵在間隔城牆二裡處停止,徐和騎馬從陣前馳過,黃巾兵發作出一陣呼喊:“彼蒼已死,黃天當立!”先是數百人,接著數千人,最後數萬人齊呼,呼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