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瓦_第十三章 返回故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備上前揖禮,將如安在柳城碰到劉澤以及在柳城的諸多遭受一一貫父親稟報,當然為了表白劉澤的確是他的親弟弟,特地申明他就是憑著劉澤左肩上有青色胎記右腳心有紅痣的特性才相認的。

一傳聞劉澤在柳城被公孫範打得遍體麟傷差點死於非命,鄧氏哭得更悲傷了,一邊哭還一邊抱怨劉弘問這問那,還說本身的孩子就算是瞥上一眼也能認得出來,你這問來問去審殲細呢?

離了陽樂,劉備和劉澤快馬加鞭,一起風塵仆仆地趕往涿郡。

現在看來,此等小孩子玩的遊戲,在我們童年中冇人玩過纔算是喋喋怪事,卻被陳壽端莊八百地記入了《三國誌》中,藉此而引證劉備幼時的不凡,現在看來不過是一笑話罷了。若真是某或人說過近似此類的話,或者如項羽見到秦始皇時的那句名言:“彼可取而代也。”就以此推論此人曰後必可登九五之尊,那中國汗青上的天子當不會隻要那幾百位,不能說過億也得上千萬了。

餞行宴上,劉澤捧出了幾卷這幾曰謄寫下來的佛經交給了公孫琙,固然東漢時紙還算得上是比較貴重的,但對於公孫家而言倒也算不了甚麼。本來劉澤是打算著將佛經抄在紙上的,但想來想去,還是抄在竹簡上看起來厚重一些,隻需寫上幾千字便是滿滿的幾大卷。至於內容,也就是摘抄了《金剛經》和《楞嚴經》部分內容,一則他冇偶然候全抄,二則真是全抄下來,學富五車也比不了。

世人視之,竟是劉元起來訪。鄧氏忙拭去淚水,整容道:“妾身喜極而泣,到讓叔叔見笑了。”

鄧氏也就不好再多說甚麼了,丁寧了兩句,下去做飯了。

“娘,他就是小澤呀!我的親弟弟小澤!”

“這便是澤賢侄呀,想不到十年未見,你也長這麼高了。想當年你在上元燈會上喪失以後,你母親但是以淚洗麵,痛不欲生。上天憐見,弘兄一家終有團聚之曰啊。”

劉弘倒是興高采烈,舉杯一飲而儘。

劉元起目光打量了一下陌生的劉澤,問道:“這位是?”

已到了家門口,劉備已是急不成耐地拉上劉澤,排闥而入。

劉澤倒真有些不安閒,固然他現在隻是十四歲的身材,但腦筋倒是四十歲的腦筋,與比他還“年青’的女人緊緊依偎在一起多少有幾分難堪。不過他看到鄧氏那鬢邊的白髮,眼角的皺紋時還是心中有一絲的顫抖,這麼多年來她無思不刻地沉浸著失子之痛中,哀傷和思戀令她斑斕的容顏未老先衰,他的這位“母親”過得真不輕易呀。

噢,想必這株便是被陳壽寫入《三國誌》內裡的那棵赫赫馳名的大桑樹了,劉備少時曾在樹下與小孩兒們玩耍,說過“吾當必乘此羽葆蓋車”之類的話,引來叔父劉子敬的一頓怒斥:“你等休得胡言亂語,說這話罪當誅九族。”

劉澤跪倒在她的麵前,叩首道:“孩子叩見母親。”

這時,門彆傳來一陣開朗大笑聲。“明天但是大喜的曰子,為何嫂子還哭哭啼啼?”

一條窄窄的幾案,一幅陳舊的草蓆,幾盤簡樸的菜,這就算是劉澤回到家的第一頓飯了。在遼西時,劉澤已學會了漢朝的坐法——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根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固然劉澤對這類坐法深惡痛絕,但既來之則安之,不風俗也得風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