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賊_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嗯。”許攸奮發道:“本初,大兄張孟卓的信使到了,帶來一個好動靜。”

渤海郡有戶十四萬,口一百二十萬,一郡之人丁,竟是比涼州、幷州人丁還多,富庶程度更是六合之彆,但袁紹卻不屑受領董卓所拜渤海太守,仍舊稱司隸校尉。啟事?一來是為和董卓劃清邊界,二來他豈能受袁家故吏韓馥批示?三來戔戔一郡他看不上,他真正想要的是全部冀州。如果遵循他的假想生長,此時他已經把握冀州兵馬賦稅,究竟呢?究竟倒是他連渤海郡都節製不了。

許攸收支院落,望著袁紹孤寂的背影,內心悄悄一歎。

橋瑁出聲道:“使君說這些何益之有?還是想想如何壓服韓文節……”

“是啊當初他們拍著胸脯的模樣曆曆在目……”許攸亦是很有感到。

劉岱冷冷一哼道:“韓文節會信?你覺得他是癡人嗎?”

袁紹背對許攸,也不回身,淡淡說道:“是子遠嗎。”

“是何好動靜?”

橋瑁當即捏造三公書移與天下諸州郡,雲受逼迫,無以自救,瞻仰義兵解國大難。

“還不是老模樣,整天閒得曬太陽打發日子。”許攸悄悄諷刺道。

不過三公書是真是偽又有甚麼乾係呢?天下州郡要的隻是一個起兵的來由。

劉岱是袁紹姻親,袁遺是袁紹從兄,橋瑁、鮑信、王匡參與袁紹誅殺宦官打算,曹操是袁紹小兄弟……

諸人聽得連連點頭,感覺此法可行。

一時困難,怎能難住本身?

“三公書?”袁紹如有所思,當今三公太尉黃琬、司空荀爽皆是黨人出身,司徒楊彪又乃袁術妹夫,三人都有動機,但袁紹卻以為三公書乃是偽作。說到底董卓至今並無罪過,黃琬、荀爽老於油滑,本性謹慎,視而不見已是極限,毫不會參與關東州郡討董。而弘農楊閥世代以忠正樸重著稱,楊彪更不成能趟渾水。何況三公是天下最高貴的官職,世祖光武複興漢室以來,登三公者多為五十歲以上,楊彪年四十八即登司徒之位,這但是名副實在的“黑頭公”啊,由此可知董卓對他極儘拉攏。

提起蓋俊,許攸大笑道:“子英餓瘋了,邇來派兵把左馮翊、河內糧倉強行搬走大半,氣得董卓吹鬍子瞪眼,兩人差點打起來。對我們無益的是河內太守被奪職,公節出為新任太守。”公節即王匡,他少與蔡邕和睦,後者保舉他為河內太守,此舉較著是想隔開蓋、董二人,免得產生不快。

袁紹憂愁地點點頭。

他和何顒的打算完美無缺,前半部分順利得出乎預感,題目呈現在後半部分,他千萬冇有想到韓馥竟然會通盤否定當初出京時發下的誓詞。要曉得韓馥不但是袁氏故吏,昔日黨錮之禍時,袁紹屢施手腕救之。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毅不拔之誌。”對比古柏,袁紹又念起本身的座右銘,但是與疇昔比擬,他較著感到本身的心變得煩躁不安,如同沸水,不複往昔安靜。

許攸目光閃動道:“不必擔憂,子英即便不助我等,也不會助董卓。”

袁紹聽了也不知是喜是憂,喃喃自語道:“唉人間最難懂的東西,莫過於民氣了所幸兗州方麵多有同道,不然我等無能為矣。”

幾人正在參議挽救袁紹對策,蓋俊第二封言辭狠惡的函件送到,可想而知世人的表情。劉岱狠狠一摔函件,怒道:“韓文節小兒董卓無道,天下所摒棄,死在朝夕,不敷為慮。但董卓身後,當回師討文節,不殺此獠,我心不甘另有蓋子英,整日糧糧糧,我們的糧食都用來招兵買馬了,哪另有糧我看他也是狼子野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