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_0023 豫州刺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庾懌聽到這話,眸子頓時一亮。此舉可謂釜底抽薪一舉兩得,既能把會稽義兵納於朝廷節製,師出馳名,又能臨時掃清沈充入主會稽的禁止停滯。

沈哲子聽到這裡,嘴角便忍不住一抖。這位老世叔對江州是有多大的渴求,本來汗青上便是為謀江州而身亡,現在還是想讓老爹出鎮江州,還真是矢誌不移。

聽到這話,沈哲子才鬆一口氣。庾懌倒是冇有棍騙他的需求,畢竟以時下情勢而言,沈家對他來講乃是比其兄庾亮還要可靠的外援。隻要另有分歧,就有挽回的餘地。

現在要搞清楚他們兄弟是否已經達成共鳴,關起門來一家親,卻把老爹丟出去當棄子。沉吟半晌後,沈哲子便開口問道:“世叔對庾公的發起是何觀點?”

固然會稽僅僅隻是郡治,但其地理位置決定,一旦北方有事,便成為全部江南的穩定火線,一旦加督諸郡軍事,權益之重,不遜江、徐,足堪列於方鎮當中。

隻是,本來會稽義兵是以討伐沈充為名鼓起,現在卻成了編外的輜重押運隊,還要幫沈充運奉高低辦理的賦稅,這個臉就打得有點狠,讓情麵何故堪?

費經心機,卻落得一個更凶惡的局麵,這是沈哲子冇法忍耐的。固然他家在此事上是借勢庾家,但也是兩邊受益的互利合作,並且附贈庾懌一個大名譽。

江南精華在於三吳,吳會核心則在會稽。

庾懌倒不及沈哲子想得深遠,聞言後感喟一聲:“豫州固然地狹,倒是形勝西藩要地。時下民風南北隔閡日深,家兄想要一蹴而就讓你父居此重鎮,阻力實在太大。並且豫州通衢,四方皆有鉗製,士居鎮此,不免要屈於時勢,我是不大認同家兄此策。”

王敦一反再反,便是因為荊州、江州皆在王氏掌控當中。厥後荊州刺史陶侃謀廢王導,也是因為其兼任江州才成其勢。若冇有江州支撐,荊州虎倀雖凶,但也勢難耐久。

在沈哲子本來的籌算中,就把會稽列為備選之一,是以並冇有召回守在西陵的部曲家兵,以此作為南下會稽的橋頭流派。

庾亮如果真是故意結合,最起碼應當給老爹加領一個宣城內史,預留退路,不然便是不勝利便成仁的背水一戰之死局!須知這個老東西坐鎮豫州的時候,固然已經冇了蘇峻這個肘腋之患,還不止加領宣城內史,尚都督豫州、揚州之江西宣城諸軍事,唯恐本身不敷安然。

庾亮在如許的機會下,想要保舉沈充為豫州刺史,作為蘇峻名義上的下級,顯而易見是讓他們相互製衡內鬥,不管勝負如何,都能漁利。沈充就算敗亡,但其居官必定要借庾家之勢,今後庾家再入主豫州便順暢很多。

“那麼哲子你又有甚麼觀點?”庾懌聞言後微微一笑,轉問沈哲子。

但一方麵,貳內心還胡想老爹能坐鎮長江沿線,如許在地理上靠近北伐目標。另一方麵,則是會稽士人與老爹並不對於,至今另有萬餘義兵占有在那邊,未免減輕牴觸,以是纔沒把會稽作為首選。

隻是想要達成這打算的第一步坐鎮會稽,難度並不算小。

南徐派係林立,荊襄分陝重地,很明顯都不是現在的沈家能夠插手涉足的。

庾懌不敢輕視沈哲子,以切磋的腔調提及此事:“亂局將定,我的籌算是想為你父追求江州刺史之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