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絕世散修_第443章 終回大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貧僧途中收的門徒,大門徒孫悟空,乃是九天奧妙大帝弟子,後大鬨天宮,被我佛如來,彈壓在五指山下,得其師尊與觀音菩薩點化,拜入貧僧門下,貧僧西行,端賴他斬妖除魔,方能無事。

一時候,天樂遙聞,仙音嘹亮,滿空中祥光迭迭,瑞氣重重,諸佛畢集,拜見瞭如來,如來問,“阿儺、伽葉,傳了多少經卷給他?可一一報數”。

唐僧直言回絕,漁人就報知陳澄,陳澄就帶人來跪接,唐僧見陳澄一片美意,不好再推托,就讓清算經卷,不料《佛本行經》被石頭粘住幾卷,卷尾幾頁被粘下來,至今《佛本行經》不全,那石上仍留有筆跡,就叫曬經石。

太宗與百官忙下樓相迎,唐僧跪下就拜,太宗見了悟空三人,就問,“這三位是誰?”。

阿儺、伽葉引唐僧來見如來,如來高升蓮座,叮嚀降龍、伏虎二大羅漢敲響雲磬,遍請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眾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該坐的請登寶座,該立的侍立兩旁。

如來就命八大金剛把唐僧送回東土,留傳真經,再接回西天。以滿一藏之數。

唐僧師徒走後,觀世音菩薩合掌啟佛祖道。“弟子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勝利。總計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旬日,還少八日,分歧藏數,望我世尊,早賜唐僧回東轉西。須在八日以內,完了藏數,準弟子繳還金旨”。

次日,唐僧師徒就覺香風陣陣,飄在空中,倒是那金剛再度返來,不到一日,漸近長安。

二尊者立馬開報,“現給唐朝《涅槃經》四百卷,《菩薩經》三百六十卷,《虛空藏經》二十卷,《首楞嚴經》三十卷,《恩意經大集》四十卷,《決定經》四十卷,《寶藏經》二十卷,《華嚴經》八十一卷,《禮真如經》三十卷,《大般若經》六百卷,《金光亮品經》五十卷,《未曾有經》五百五十卷,《維摩經》三十卷,《三論彆經》四十二卷,《金剛經》一卷,《正法論經》二十卷。

四人清算好,同赴陳家莊,莊上男女老幼幾千口都來驅逐,陳清在門前備了香案,請了鼓樂,驅逐聖僧,百口人都來拜謝,就奉茶擺齋,唐僧已脫胎換骨,天然是吃不了人間炊事。

至於這一匹赤馬,來源也是不凡,本是九天奧妙大帝記名弟子,南海太子敖無,因在新婚之夜,失手打碎了玉帝賜下的明珠,被玉帝懲辦,被困鷹愁澗,幸得觀音菩薩點化,化為龍馬,一起載貧僧西去”。(未完待續。。)

揭諦領命趕去,八大金剛護送唐僧,在雲霧中飛翔,正行間,揭諦趕來,暗傳菩薩法旨,金剛就放下四人,唐僧腳結壯地,四下張望,不知那邊,沙僧聽得流水聲,辨出是通銀河。八戒說,“現在師父已脫凡胎,我們作法把他攝疇昔”。

唐僧到西天隻顧取經,卻把此事忘了,無言以對,又不會扯謊,隻好默不出聲,老黿起火,一頭鑽下水,四人連馬帶經都落入水中,幸喜唐僧已脫胎換骨,成了道,纔沒沉底,被悟空攙登陸來。

唐太宗自貞觀十三年玄月十二日送唐僧出城,於十六年命工部在西關外建起了接經樓,每年太宗都要來此盼迎唐僧,這一天,太宗又親臨樓上,忽見西方滿天瑞靄,陣陣香風,一朵祥雲飄然落地,走來唐僧師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