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龜雖壽_第427章 五百年菩薩東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隻是用各分歧,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倘使路上撞見神通泛博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門徒。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天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束他入我門來。”菩薩聞言,主動作禮而退。即喚木吒隨行。

菩薩笑道:“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今後顛末,特留殘步看你。”

如來講罷,對著坐下聽得如癡如醉的諸佛菩薩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隻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大家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能夠勸報酬善。”

諸菩薩聞言,眼中或是閃過熾熱動機,或是麵色不改,或是算計連連,反應不一,不過麵上倒是合掌皈依,向佛前問道:“如來有那三藏真經?”

大聖道:“我已馳名了,叫做孫悟空。”

那木吒手持木杖,隻在菩薩擺佈,作一個降魔的大力士。觀音菩薩遂將錦蝠法衣,作一個包裹,令他背了。菩薩將金箍藏了,執了錫杖,徑下靈山。

觀音菩薩手托淨瓶,瓔珞垂珠,流光溢彩,麵如滿月,眉如柳葉,丹唇貝齒,大慈大悲,儘顯佛門無量禪意,合十言道:“貧道此去,務必完本錢尊叮嚀之事,還望勿要多慮!”

隻見光彩一閃,一尊菩薩從圓光當中走出,手托淨瓶,眉如彎月,麵如皓月玉盤,明眸皓齒,身披霞衣,鮮明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大聖恨道:“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餘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便利一二,救我老孫一救”

如來叮囑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準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川,服膺程途遠近之數,丁寧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言罷,取出錦蝠法衣一領,九環錫杖一根,對菩薩言曰:“這法衣、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法衣,免墮循環;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木吒道:“恰是,恰是。”

如來見狀,心中歡樂,言道“彆個是也去不得,此事須是觀音菩薩去一趟。”

觀音菩薩又喜道:“我前麵也有二人歸降,恰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卻與他相合,甚好,甚好。這等也不消叮嚀,我去也。”

觀音菩薩皈依拜領。

釋迦摩尼頭頂一畝大小的金色慶雲沖天而起,慶雲之上,三顆鬥大的舍利圓珠混元一體,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隻見天花亂墜,地湧弓足,八部天龍護持周身,五方明王彈壓諸天。

菩薩徑下山來尋看,隻見那石崖之下,有地盤、山神、監押大聖的天將,都來拜接了菩薩,引至那大聖麵前。隻見他本來壓於石匣當中,口能言,身不能動。

大聖聲聲道:“願去,願去”

如來道:“我有一藏,談天;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總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奉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笨拙,誹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如何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曆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感導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