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龜雖壽_第461章 至靈山傳經東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隨後,阿難迦葉討要人事不成,倒是傳了無字真經的白本,幸虧燃燈坐鎮藏經閣,當即派白雄尊者下界,將那經籍掀翻,那玄奘一行人才終究返來,換得了有字真經,蒙八大金剛一起往東土而去。

玄奘見狀忙道:“悟空,這般去處,想來又是一出仙家寶地吧。”

東一行,西一行,儘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圖塔顯,優缽花香、恰是地勝疑天彆,雲閒覺晝長。塵凡不到諸緣儘,萬劫無虧大法堂。

沖天百尺,聳漢騰空。低頭觀夕照,引手摘飛星。豁達窗軒吞宇宙,嵯峨棟宇接雲屏。黃鶴信來秋樹老,綵鸞書到晚風清。此乃是靈宮寶闕,琳館珠庭。真堂談道,宇宙傳經。花向春來美,鬆臨雨過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鳳儀翔萬感靈。

玄奘這才恍然,復甦過來,趕緊合掌見禮,“弟子玄奘,有勞大仙苦等多年,罪惡罪惡,感激感激。”

見狀,釋迦牟尼佛說道:“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隻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鬥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天國之災,以是永墮幽冥,受那很多碓搗磨舂之苦,竄改畜類。有那很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

見玄奘取經返來,唐王大喜,當即命人灑掃雁塔寺,將那真經雕刻拓下副本,本來收藏梵刹當中,彈壓氣運。有令人起高台,欲令玄奘講經說法,不料玄奘方纔登台,便見八大金剛來臨,將那師徒四人一併帶回靈山去了。

隨即叮嚀擺佈,“阿儺、伽葉,你兩個引他四眾,到珍樓之下,先將齋食待他。齋罷,開了寶閣,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以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翌日一早,玄奘便穿上那錦斕法衣,手持九環錫杖,戴了毗盧帽,告彆金頂大仙。一起度過淩雲渡,脫胎換骨,終究來到靈山寶刹,大雷音寺中。

就在此時,瑞氣千條的靈山寶刹之上,俄然好像蒼穹開裂,出現陣陣仙音,天花亂墜,地湧弓足,大道之聲響徹蒼穹,其聲音潮滾滾,好像清泉叮咚,清冷襲地;又如玉簫古箏,高山流水,搭配無隙。

正衝動間,隻見一大仙徐行從那山中行來,身披錦衣,手搖玉麈。肘懸仙籙,足踏履鞋。倒是那靈山腳下玉真觀金頂大仙,看著玄奘當即上前,打了個頓首道:“聖僧終究來了,可教貧僧好等,那觀安閒菩薩十多年前來此,說往東土尋來取經人,約麼二三年風景便到,不成想貧僧年年等待,結了無訊息,本日可算是等來了,大喜,實在是大喜。”

三十三天外,運氣長河當中,驚濤駭浪,翻滾無量雷音,震驚洪荒,霹雷隆巨響八十一聲,一團玄黃之氣固結在那雷音寺上空,好像大日橫空,大放光芒,照亮無量天下,周天星鬥俄然漲大,大如磨盤。肉眼可見,道道粗如四人合抱的光柱筆挺而落,遍撒無量星輝,雲霞蔚然,集分解雲,落在極樂天下當中。

“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接踵,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笨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我今有經三藏,能夠超脫憂?,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總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汝等遠來,待要全付與汝取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