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薔笑道:“第三重境地,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地回顧,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到了這一境地,已是返璞歸真。是《大學》中所說的‘在明顯德,在止於至善’,也是老子所言之‘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到了這一境地,終能知行合一,深切淺出……”
這不是溜鬚拍馬,隻看看賈家那起子所謂的長輩在他麵前,一個個端的甚麼態度,就曉得林如海能如此夷易近人,有多不輕易。
“爹爹,你……你公然要進京為官?”
實在不止是賈家,天下大多數人家,都是如許對待長輩,以保持孝道的莊嚴和職位。
賈薔也不在乎,如許相處起來,或許更風趣,也更安閒一些。
黛玉聞言“噗嗤”一笑,如幽蘭綻放,抿嘴諷刺道:“還說本身不高傲,不敢拿我爹爹的文章開蒙,你都讓我爹爹教你如何破題、承題了,豈不是要拜我爹爹為師?”
賈薔點頭,道:“恰是如此。我聽人說,天下大半皓首窮經苦讀平生也可貴平生員功名者,便是做不到這一境地。不過,天下大多數讀書人又都能讀到這一境地,但也多數止步於這一境地。這一境地幅度很廣,思慮的越深,境地就越深。雖同一境地,但實則也分無數小境地。但讀的再深,若不到第三重境地,也隻能為聖賢之言所困,依教條行事,呆板無情。”
忠林堂,耳房內。
她諷刺問道:“我倒想聽聽,讀書有哪三重境地,做人又有哪三重境地。聽完了好給我爹爹說,他聽了歡暢,說不定就會好好教你。”
但到了本日,林如海明顯已不為禮法所困,不再生硬呆板,活的通透了起來。
……
林如海聞言,看了眼本身的女兒,又看向賈薔。
“冇有想到,姑祖丈會是如許的人……”
如果林如海果然能進京,對她來講,是天大的幸事。
林如海做不得首輔,因為他一向以天子信臣的身份,坐鎮揚州,緊盯兩淮鹽稅重地。
賈薔的目光落在林黛玉的麵上,這個渾身靈秀之氣的女孩子,有一父在,想來斷不會再淪落到淚儘而亡的結局吧……
能像林如海如許對長輩的,真真是鳳毛麟角!
“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蕉萃。這一境地中,因讀書破萬卷,內心開端去思慮,去揣摩此中的至理,這一點相稱首要。”
“就是孔聖所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賈薔無法,瞥了這女人一眼,輕聲道:“我原覺得,會是和西府二老爺一樣的人。但現在看來,姑祖丈讀書纔是真正讀通透了的,始終在禮中,卻不拘泥於賢人之言。境地之高,氣度之儒雅,遠非平常冬烘能及。”
他嗬嗬一笑道:“我曾聽人說,讀書有三重境地,做人也有三重境地。原覺得第三重境地非真傳大儒不成得,冇想到姑祖丈便是如許的人。”
以他十數年之殊功,再讓他經曆處所,就顯得太不近情麵了。
而巡鹽禦史到底隻是三品,間隔一品大學士相差另有些間隔。
林如海麵色淡淡,不過眉頭皺起,沉吟了好一會兒,方緩緩道:“這孩子,比我猜想的要龐大的多。平常他這般大的,縱是公候後輩,生善於勾心鬥角當中,或許有高超的害人防人的心眼,但卻難如這個孩子般,有這等設法。何況,你先前不是說,他是個知禮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