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聽了點心來源,先謝了吳太君賞,然後纔在丫環奉侍下各吃兩小片糕,再吃一杯茶。待吃茶畢,碟盞俱撤下,女孩兒們一起起家施禮,由最長的舒慧領著,一同退到背麵閣房。
李氏聽了,忙起家拉過章回道:“回兒,你安穩些吧!”又連聲叫丫環取了水盆手巾帕子與他擦手抹嘴。一旁陳氏卻笑道:“此次確是老太太冤枉了英哥兒,怎怨得哥兒說?這糕雖小,倒是大姑奶奶、幸大爺和英哥兒三小我的孝心,老太太吃在嘴裡,甜到內心,又儘管叫我們拿了哥兒來做甚麼?”說著用心撇撇嘴,做出不屑神情來。世人見了,又是一通笑。
章回這邊說,屋裡世人從李氏起,至一眾丫環、嬤嬤、媳婦子,聽到這一串安啊好的都禁不住地笑起來。獨吳太君仍正強自正色,聽他一本端莊說話。但是章回說完,抬開端來,目光與她一觸,吳太君到底繃不住,哈哈一聲笑出來,伸過手一把摟了他頭頸,道:“好猴兒、彪蛋頭!就你一張嘴最能說!這般能說,卻也要把穩,你爺爺屋內裡風大,一會兒跟他稟第五遍的時候,千萬細心,閃了你小人家的舌頭!”
吳太君聽章回說到長女、外孫親身做了糕點貢獻,臉上一點佯怒早是消儘,再見他拿糕抹嘴行動,更笑得一顫一顫,直頓著足,指著章迴向李氏、陳氏道:“好個猴兒,你們還不快替我拿了這皮猴崽子!隻一句話說不對,他便要造反了!”
吳太君這纔對勁,回過甚來拉了章回的手笑說道:“你六叔家的小mm,你當年離家時還不會叫人,現在連《千家詩》都開端唸了。一會兒叫來熱烈熱烈,也讓你這作哥哥的見了警省。”
===============
屋裡世人聽了,一時都笑個不住。章回也笑,站起家來從母親洪氏手裡接過點心碟子,安在榻前一張四方安然福祿連綴的小幾上,又從丫環手上取過一隻小瓷碟,用銀簪謹慎地挑了兩片糕盛了,這才雙手捧了碟子遞與吳太君,一麵口中卻說:“旁的話,重孫兒再不敢辯。但如果說這個,老祖宗卻冤枉了我。”
陳氏道:“這麼一個乖孫兒,哪個做祖母長輩的不肯縱著呢?隻是老太太一味兒說我,倒又不想聽哥兒講大姑太太那頭的事情了不成?”
吳太君發了話,擺佈丫環們忙奉上單用的小碟。恰此時周氏、季氏領了五六位女人出去,大的十二三歲,小的不過二三歲,都是長房裡頭、章回一輩的堂姊妹――也有還記得堂兄的,也有全不認得章回的;都先給曾祖母行過禮,吳太君才命周氏帶著她們同章回見禮。正一一見禮時,又有二房東府裡的女人們,由尹氏領著過來拜見。吳太君見合座重孫女兒,正似群芳滿園,內心更加歡樂,直叫大家安閒坐了,都隨本身一齊用點心。
章回笑吟吟道:“這糕固是重孫從南京帶來,卻不是彆處買的,原是南京大姑太太專門請人做了,大伯父又鄭慎重重命重孫兒捎返來貢獻老太太的。大姑太太和大伯父說老太太常日就愛吃這些軟和的點心,這個又是特製的,並不過分甜,正對老太太向來脾胃。今次恰好重孫從南京家來,因而連夜趕著新作出十幾斤來,都叫我獻上老太太,連父親生辰都不堪分上一份呢,我又那裡敢偷嘴的?也隻要現在老太太跟前,我才氣撈著些光,撿些星子沫兒,彆說舌尖上留陳跡,連抹嘴皮子都還不敷使的呢!”說著,從旁就拈起一片糕來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