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瑜點頭道:“是了。嶽父也隻說‘十一郎,這是你二姨父並二姨;這是十一郎。’故此十一郎向我與你兒媳婦作了個揖,我倆那會子還覺得是哪房親戚家的孩子。”
迎春笑打發他兩個睡去,點頭道:“昔日我爹來信說十一郎調皮,竟未曾想這麼淘。”
乃伸手攬住迎春到一旁榻上坐下,扭頭望窗外一輪圓月初升,小院中鬆影婆娑、竹煙清麗,偏生不出半分閒情來,苦笑道:“昨日曉得了背麵十幾年竟是我來執掌工部,心中歡樂得很,隻感覺朝中有長輩委實好。今兒聽了嶽父那些話,倒有幾分忐忑了。彷彿肩上加著千鈞重擔似的。”
莫鯤與昌齡郡主也早在堂上等著二兒子一家,隻不若賈赦那般視麵子如無物、親往船埠去接人罷了。聞報說二爺返來了,喜不自禁,莫鯤性子還急些,親趕到二門外迎他們。
賈赦點頭道:“我恰在場,就奉告他們,這是個改革期間,我們在跑,人家西洋諸國也在跑,單看誰跑的快。我們比人家強在人多處所大、人才也多。既工部那幾個老的不成,我們便把他們擺到一旁去,另換年青機警行動力好的人來做事。時候不等人的。齊周苦笑道,一時也選不出甚麼好人手來,我趕快讓他調你回京。”
莫瑜掩口而笑:“司徒家的,便是那位過了明路的準太子爺。”
莫鯤聽他連“十一郎”都喊上了,哼道:“該不會你未曾向他施禮、他倒是向你施禮了?你嶽父家中夙來端方淡。”
一語為了,小哥倆喝彩起來。
因莫瑜在南邊為官九年隻回京過兩回,見了老父亦哽咽難言。世人相互相見問了些暖寒,莫瑜便將方纔他嶽父在車裡的那番話奉告了他爹。
莫鯤仍冇緩過來:“阿誰領著我孫子鑽籬笆洞恐嚇老貓的是十一皇子?”
賈赦道:“這裡風大,我們車裡說話。車子大的很,乃是依著西洋體例新做的四輪馬車,又加了減震彈簧。我送你們歸去。”
迎春笑道:“我方纔說甚麼來著?”
打次日起,莫瑜便日日往榮國府去處賈赦請教工部事件,齊周賈璉亦經常抽暇過來。
一時莫鯤怒也不是笑也不是,又曉得賈赦乃是為了他孫子們今後的出息好、讓他們跟準太子靠近些,隻得道:“你嶽父也不管管,哪有十一二歲的皇子還這麼調皮的。”
這會子莫家的人也過來了,迎春忙叮嚀潘又安兩口兒安排搬運轉李,莫瑜向本身家中的管事說了幾句話,一家子坐進了賈赦拉來的大馬車。
迎春笑道:“峴兒打小便乖得很,唯有這個小的,竟是個皮猴兒。”
他們次子尚未取大名,常日隻叫“二哥兒”,這會子還不到三歲,扯了扯耳朵道:“起繭子了。”
莫瑜本想說,帝王陵寢乃天大的事,偏對著他丈人開不了口。半晌,才道:“卻不知這會子何事最重?”
莫瑜道:“便是因著他調皮,身子骨兒纔好的。賢人這些孩子當中唯有十一郎小身子最棒,那年還跳下冷水池子救了九皇子,九皇子起來還小病了幾日,他辦點事兒冇有。”
莫峴插嘴道:“姥爺用心的,他方纔就說可算找著藉口將我們弄返來了。”
賈赦擺手道:“哪兒呢,不太小齊剛巧來吃頓便飯,我一時嘴快喊了璉兒過來陪著,他倆才上桌不過半刻鐘便扯到朝政上去了,想聽不見都不成。這會子他們已提早調走一個甚麼劉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