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道:“這裡頭的因果我不甚明白。”
賈琮伸出一根手指頭來:“天下事先帝拆的,”又伸出第二根,“先出主張讓諸王合縱的是林姐姐你,門生我巨冤。”
黛玉抿嘴一笑,給了他一個麵子,道:“方纔我已想過,約莫琮兒等這一日好久了。”
龔鯤道:“罷了,此事不急,反正環三爺並建安公主年紀都還小。”
賈琮道:“開荒令不是下去了嗎?不是已經有人湧過來了嗎?”
小溪聳了聳肩:“也是,縱橫家有處所去了。”
龔鯤垂了眼板著臉道:“暮年哄過他一回罷了。諸位看,朝廷這幾樁事兒該如何措置?”說著瞄一眼林黛玉,“林先生?”
賈琮揮了揮手:“凡開荒者不需求路引。”
賈琮一拍腦袋:“對啊,還怕來日還不上麼?”
賈琮兩手一攤:“我能有甚麼體例?科舉六部之事皆不是我說了算的。司徒磐說了不算,小天子說了不算,連阿誰不知死活的太上皇說了也不算。須得天下共議才行。”
劉豐俄然開口道:“隻是衡陽本有縣令。他本來托了人往吏部使錢,欲謀平調揚州為令,這麼一來,難道調不動了?”
賈琮托著腮幫子道:“不到冇轍的時候不想跟他白叟家要錢。”
龔鯤道:“就因為你二人見麵就吵,吵得我頭疼。我想了想,約莫是吳將軍平素在海上多些,你們每回都冇吵痛快,故此下回見麵便接著吵。這趟出去光陰可不短,還冇有人勸架!”
吳攸平素皆在營中,這日恰來了,瞄著他道:“隻不知江南七怪是如何回事?”
世人靜了半晌,齊聲大笑起來。
龔鯤與劉豐吳小溪對視了兩眼,道:“三爺實在要臉麵,隻當是跟老爺借的。來日你還他便是。”
惜春問他最要緊是甚麼。
世人一愣。
黛玉怔了半晌,道:“罷了,先嚐嘗。”乃又道,“下一條。曬海鹽的體例已實驗成了。”
黛玉道:“不敷用,差得遠了。”
龔鯤俄然擊案道:“這麼看,四女人是要周遊各國了。雖賣的是些製鹽種糧的方劑,仍須有安妥之人護著纔好。吳將軍長年在海上,好久冇逛過陸上的山山川水,不如趁機一道逛逛,隻當是玩了會子?”
劉豐道:“除了科考,禮部另有主客清吏司呢。這個愈發要緊了。”
賈琮道:“應了。現在海市的錢越來越多,他那裡看得上鹽課這幾個銀子?這些體例我再令人無償送往天下。”
賈琮嘻嘻一笑,撫掌道:“儒家的汗青任務早已完成,該歇歇了。我早盼著百家爭鳴呢。”遂慨然道,“如果冇有孔教,我朝早已四分五裂成無數國度。現在民氣早定,儒家也不消再一家獨大了。”
黛玉道:“既這麼著,此事就定下。琮兒寫信進京,讓環兒設法勸說賢王承諾議政。能分天子之權,其他諸王約莫不會不承諾,讓他們派幕僚進京商討。誰出多少錢養六部、誰出多少錢養通政使司、誰出多少錢養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