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半真半假,實在耽誤數十年乃至百年的壽元,所需的丹藥,在修仙界中,並不算奇怪,很多修行之人,都靠這耽誤的壽元,四周尋覓機遇,或者修為還能再精進一步,但這一類的丹藥,卻並非是吞下就行,乃是要用元神之力漸漸煉化,因此凡人服不得。迎春此時,隻見那一對帝後,神采俱欠都雅,她這才又道,“貧道現在進獻四丸靈藥與聖上,此丹雖不至於長生,卻能去百病、養元氣,益壽延年。”
那皇上又問起迎春的道統,又道,“甄士隱仙長來托夢,朕便問了問都城裡的幾位敕封的道長,俱說不成信,若不是玄靜道長你傳信與朕,朕必定不信的。”
“天意,”迎春淡淡的答道,“非人力可控也。”
元春倒真是欣喜,翻開那小錦盒時,手彷彿都在悄悄顫抖,盒內隻要一丹,卻另有一張薄薄絲絹,上麵蠅頭小楷寫著幾行字。
迎春不辨真偽,不幸她美意做了好事,元春必定也不知,用了那靈藥,遲早鑄下了大錯。此事再過數月,方能有成果,作者卻曉得讀者當中,多有博覽群書的,恐諸位對這非牛非馬的“乾坤孕子丹”心存迷惑,故而先行解釋,諸位亦可放心,此丹唯有一顆,再不會有,因此迎春將來即便是修道有成,也從未想到過,是她這丹藥出的題目。
迎春常以仙果為食,這般塵寰生果,又不甚新奇,本不欲吃,因元春美意,便隻得吃了一個,又略坐了坐,看元春再無其他事情,便告彆出宮。
那皇上愣了半晌,彷彿又抓住了關頭,急著問,“這麼一來,道長並未得長生啊?”
作者有話要說: 嗯嗯,前麵不會再寫這丹藥了,因此這裡一併說清楚,這還是是海帶所鐘愛的運氣的偶合,但願童鞋們也會喜好!!
迎春看了一遭,並未再見甚麼異狀,便不說了,隻聽元春又問,“mm口中的師父,就是警幻仙子吧?”
“無功不受祿,”迎春此時,卻感覺本身彷彿已經風俗於如此做戲了,那語氣就愈發的淡了。
迎春愣了愣,她卻想到,元春在這宮中彷彿不易,又不會再有警幻仙子來助她,倒不如本身儘量幫幫她,雖說她曾經令世人入住大觀園,為那太虛幻景的器靈做助力,恐怕也並不知此中的樞紐,不知則無罪,這一世總歸是自家姐妹,何況,若她在宮中過得好,宮外的寧榮二府,日子也能舒暢些,說不定還能少給本身添費事。
相對於皇後,那皇上反倒更對勁,便叫人將丹藥收起,又問如何服用,迎春之前的那幾句,俱是從那太虛幻景所藏的修行者條記中學來的,此時便學了個完整,將那些胡編的話兒娓娓道來,皇上聽得連連點頭,又道,“玄靜道上進獻丹藥有功,朕該當封賞於你。”
皇上聞言,卻躊躇起來,上有皇後,下至妃嬪,俱都沉默不語,半晌,那皇上彷彿還是不斷念,又問道,“倘若修行成了,何日能得長生?”
那陳皇後畢竟心細,將靈藥細心看了看,便又問道,“玄靜道長,你所說的益壽延年,又作何解?”
待進了屋坐下,迎春看那鳳藻宮,也算是敞亮,隻是各種陳列,並不比榮禧堂、怡紅院好到那裡,唯有一架古琴放在床邊,此時看去,其上竟然披髮著些許的仙靈之氣,元春見迎春盯著那琴,便笑道,“這琴還是我封妃那年,皇上犒賞的,倒是個奇怪的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