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我去戰鬥_第一六零章 直羅鎮戰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諸位中心首長顛末充分地熱烈會商後,分歧同意了統帥提出的定見。

中心赤軍達到陝北,並與陝北赤軍勝利會師,動靜傳到南京,這令常凱申感到極其不安。

翌日,中革軍委鄙人寺灣召開了長征以後的初次作戰集會,會上作出了陝北反“圍殲”的軍事擺設,決計在直羅鎮毀滅孤軍冒進的東北軍第57軍109師。

張城和政委也細心察看了葫蘆河的地形,都以為這片地形彷彿像一個大口袋,是伏擊敵軍的最好地點,因而便在統帥的唆使下敏捷排兵佈陣,勾引敵軍入甕。

至此,直羅鎮戰役勝利結束。

中心獲得張城的陳述後,當即派出王首道、賈拓夫兩位同道趕到瓦窯堡,勒令陝省省委賣力人“刀下留人”,這纔將劉誌單等人挽救了出來。

因為此戰事關赤軍可否在陝北安身,乾係嚴峻,統帥特地趕來火線慰勞少縱全部官兵。

直羅鎮,位於陝省富縣西45千米,原為漢雕陰縣地。直羅鎮三麵環山,一條大道東西穿過,鎮東麵是一個不敷百戶的小土寨,鎮北麵是那條聞名的葫蘆河。

翌日上午九點,統帥帶領中心赤軍鄙人寺灣一帶,正式與陝北赤軍勝利會師,當統帥和劉誌單同道的兩隻大手緊緊握在一起時,這位陝北赤軍的建立者衝動得熱淚盈眶,千言萬語儘在不言中。

軍委的作戰打算是以由少縱圍殲109師,全軍團、十五軍團禁止東北軍與西北軍的聲援。同時號令紅1、五軍團趁虛而入,直取兵力空虛的慶陽、合水,並策應左路軍的戰役。

以後中心和軍委便向十五軍團運送了多量乾部,包含周士弟、王首稻、宋時侖、黃陣、伍修全等後代聞名的我軍將領,都接踵插手了十五軍團。

三師則順勢建議反攻,從西南、正南和東南三個方向,打擊直羅鎮南山及東南地區,阻敵東逃之路。

兩軍會師後很快就召開了慶賀大會,會後陝北赤軍的改編也提上了軍委的議程。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給工農赤軍建立陝北按照地停止了一個奠定禮,也順勢讓中心赤軍在陝北立住了腳根,情勢一片大好。

常凱申頓時集結東北軍5個師的兵力,以董英斌部4個師為西路,自慶陽、合水出動,經太白鎮沿葫蘆河東進。

李雲龍的一師則向西迎擊東援之敵第106、111師,敵兩師遭一師的強力阻擊後,因被少縱的威名所震懾,驚駭被殲,於次日淩晨紛繁沿葫蘆河西撤。

會上,統帥按照張城的建議全麵闡發了陝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勢,提出了以陝北為中間,並向慶陽、榆林兩個方向擴大的建議。

彆的,中心還按照張城刺探過來的諜報,作出敏捷改正陝北蘇區弊端活動的決定,開釋劉誌單等一多量同道。

最後經統帥和軍委研討決定,由二十5、二十6、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兵力為七千多人,下轄三個師。至於軍團帶領則由徐海冬出任軍團長,程子驊為軍團政委,劉誌單為參謀長。

與此同時,赤軍將向南、北、西三麵進一步擴大按照地,建立一個麵積、人丁以及經濟根本足以支撐十幾萬赤軍的陝甘寧蘇區按照地。

苦戰兩小時後,敵第109師大部被殲,其殘部數百人退入直羅鎮東南土寨負隅頑抗,妄圖恪守待援。

此時,敵東西兩路救兵已快速逼近直羅鎮,為包管軍隊順利殲敵,張城決定由三師的七團持續圍困敵119師殘部,師部主力則以優勢兵力阻擊西援之敵第117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