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如懿傳_032 嬿舞(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除了與文官詩酒相和,如懿亦陪著天子嚐了新摘的雨後龍井、鮮美的西湖蓴菜和宋嫂醋魚,另有藕粉甜湯、桂花蜜糕。固然年年有歲貢,但新奇所得比之宮中份例,天然更勝一籌。閒暇之時,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都留下天子縱情旅遊的萍蹤。

天子對江南神馳已久,終究一償夙願,守著晴也是景,雨也是景,煙霧濛濛又是一景的西湖,沉浸其間,如溺醇酒,不能自拔。

這一年正月十三,天子奉皇太後離京,經直隸、山東至江蘇清口。仲春初八,渡黃河閱天妃閘、高家堰,天子下詔準予興建高家堰的裡壩等處,然後由運河乘船南下,經揚州、鎮江、丹陽、常州至姑蘇。三月,禦駕達到杭州,觀敷文書院,登觀潮樓閱兵,遍遊西湖名勝。

如懿心頭一突,卻笑得得體:“有皇額娘在,兒臣如何會辛苦呢?”

天子與身側的慶朱紫絮絮低語,也不知是誰先驚喚起來:“是下雪了麼?”

太後感喟一聲:“是啊,都十二年了呢。哀家記得,你剛奉養天子那年是十五歲。”

慶朱紫依依望著天子,目中模糊有幽怨之色,道:“乾隆四年。”

如此閒話一晌,太後略感覺湖上風大,便先歸去,隻留了嬪妃們伴隨天子笑語。

如懿欣喜:“人間三月芳菲盛,如何此時還會有梅花?”

天子不覺含笑:“皇後一貫雅豪傑家詞曲,也讀過奧敦周卿?”

太後不置可否地一笑,隻是看著近前的兩名女子,彈琵琶的是玫嬪,而唱歌的竟是入宮多年卻一向不甚得寵的慶朱紫。

天子亦不覺讚歎,側身向如懿道:“詞應景,曲亦好,琵琶也相映成趣。這些也就罷了,隻這曲子選得格外故意。”

此時合法三月時節,南地暖和,何曾見三月飄雪。但是,世人抬開端來,卻公然見有細碎白點緩緩撒落,儘數落在了湖上,恍忽不清。

如懿悄悄側首,牽動耳邊珠絡小巧:“臣妾不是隻曉得‘牆頭頓時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元曲名家如奧敦周卿,還是曉得一些的。”

天子歎道:“皇額娘屬意麴院美景,隻是風荷未開,唯有綠葉初見,不能不引覺得憾了。”

玉妍舉起本技藝中的酒盞,抿嘴笑道:“舊瓶裝新酒,本來是這個意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景不與四時同。何況是江南三月,柳綠煙藍,動若蓮步輕移,婀娜多姿;靜如少女獨處,嫋嫋婷婷。姹紫嫣紅,濃淡適宜,就那樣偎依在西湖的四周,暈染著、守望著西湖一灣碧水。

慶朱紫這幾句話說得楚楚不幸。天子聽得此處,不覺生了幾分顧恤:“這些年是朕稍稍蕭瑟了你,乃至你長守空閨,孤燈孤單,隻能自吟自唱打發光陰。今後必不會了。”

那女子的歌聲雖不算有鳳凰泣露之美,但隔著水波清韻,一詠三歎,格外入耳。更兼那琵琶聲幽麗入骨,纏綿無儘,隻感覺骨酥神迷,醉倒其間。直到有水鳥掠過湖麵,又倏忽飛入茫茫夜氣,纔有人醒轉過來,先擊節讚美。

和親王弘晝夙來愛好風雅,便道:“皇嫂有所不知,孤山與靈峰的寒梅開得晚,或許另有晚梅可尋。再不然,四周的深山裡也另有呢。”他轉首讚歎:“寒梅若雪,此人倒有點心機。”

玉妍媚眼橫流,笑吟吟道:“皇上待我們姐妹,老是新歡舊愛都不孤負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