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新舊錄_第90章 定鼎(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日,宋揚靈同女官查對了這月統統宮人的月俸以後,信步至廊簷下,看院中精美。春日遲遲,枝頭新綠如翠。楚歌便親去閣房取了宋揚靈常用的軟墊,請她坐下。

陛下本就對她有情,哪怕在娶了揚靈以後,這情義日漸淡薄,陛下也斷不是薄情寡義不懷舊的人。再則,揚靈又同本身有姊妹之情,定不會決計難堪。是以,不管從哪個方向猜,她都篤定此次必將勝利。

曾夫人曉得話又說得急了些。到這把年紀,還要樁樁件件為後代們考量運營,她不是不疲累的。恰好她出的一子二女,每一個像她的,都不費心。

曾夫人在旁一見,這才苦衷稍展。這個長女心機雖不敷細緻,氣度還是足的。

藺枚立時上前扶住:“無需多禮,”接著便興沖沖隧道:“事情公然順利,中書省草擬了恩賞的名帖,門下省已經通過,米丞相也一句多話都冇有,今兒我已經禦筆親批。總算是都定了下來。”

曾夫人抬高了聲音,不滿道:“你畢竟也是太後,怎能說出這般不知大義的話?後宮妃嬪豈能同平常女眷的爭風妒忌比較?皇後乃一國之母,有封地有臣屬,及至妃嬪,亦是有品有階,怎能視為淺顯妻妾乾係?要當皇後,天然得有非同平常的度量。後宮充盈是為天家計,也是為天下計。你疇前做皇後時,我便勸過你。到現在還說這些小肚雞腸的話。再則,後宮若無人,皇後豈不閒了些?一門心機都用到朝政上了。”

“那必是有一個不能常住宮中但又能經常進宮的身份了。實在不必猜,隻要看看記錄,誰經常進宮存候就是了。不過,我猜,”宋揚靈笑了笑道:“此人多數是太後的母親。”另有些話宋揚靈未曾宣之於口,如許想來,計殺德妃的幕後之人多數也是這位“外祖”了。

米黛筠領了賞錢,心中還是惴惴。卻忍不住胡想,莫非此趟是跟前次臨幸有關?莫非畢竟是要馳名分了?越想越感覺有理,如果真要冊封,天然得太後先過目纔是。想到此,雙頰一紅,又暗自煩惱方纔太木了些,不知可給太後留下好印象未曾?

藺枚多日未曾來書閣,米黛筠怎會曉得讀書環境。不過撿著好聽的隨便說幾句。

“不過,你說的倒也不是全不在理。”曾夫人接著又道:“女子心機,大多過於纖巧自傷,隻爭一時情長榮寵,難見大義全域性。便是當今皇後有度量,不囿於爭寵情思,但妃嬪們,可保不住脾氣。如此一來,後宮必然肇事,帝後之間纔會有嫌隙。到底皇權是在陛動手中,凡是他不偏聽偏信於皇後,你我便有機遇。”

正說話間,有宮女來報:“太後,太夫人,宮女米黛筠到了。”

“若在宮內,那日你們怎能夠如此等閒勸服太後?”

書閣諸人皆知陛下曾幸米黛筠,卻不見加恩聖旨,便知陛下不過一時髦起,並未當真。都自發白賠了謹慎,有些刻薄的便以此諷刺。米黛筠何曾受過這般氣?日子更加難捱。

——————

“回思以往,太後管理後宮,很有手腕。即便賢妃那等受寵,另有皇子,太後亦未曾在威勢上落過下風。我猜,太後身後必有高人指導。何況此人該當在宮外。”

“先用膳罷。”宋揚靈同藺枚一道往偏廳走去。德妃之死背後的糾葛,宋揚靈並未向任何人提及。因為事涉太後,乾係太大,而她手上並無任何真憑實據。她倒不擔憂思疑藺枚不信賴她。而是憂心曾家勢大,一旦說出陛下必是不肯善罷甘休。而藺枚羽翼未豐,貿冒然咚曾家,動太後,隻會引得朝局震驚。莫若臨時守住奧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