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漪寧傳_111.第111章 帝後大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鳳輿將皇後送往鳳鸞宮,嬪妃們也緊隨厥後,去處皇後叩首問安。

玉緣擔憂的輕歎一聲,攙扶著我隨世人同往祭祖的方向去了。

聽聞初選便留了四十餘名秀女,接著便是殿選,太後與皇上天然列席,懿元夫人雖不再攝六宮事,但是作為宮中位分最高的妃子,天然是要伴隨皇上一同殿選,惠妃現在辦理六宮,天然也一道去了。

我與諸妃及文武百官皆跟在前麵,入殿後站在了大殿兩側,殿中的承琰親身授了皇後金冊金印,隨即二人一同業了三跪九叩大禮,

議政殿外,隻見承琰負手立於議政殿外的階上,俯瞰著下方,頭戴金冕,白玉珠旒低垂在麵前,使其看起來嚴肅厲穆,一身明黃龍袍,繡有九條五爪紋金龍與五色祥雲,下幅為八寶和立水紋,小擺的小團龍在晨風的吹動下栩栩如生。

卯時剛到,天已亮起,迎親的步隊已入了宮,觀禮的宗室親貴,王公大臣,遺老闊少,皆身穿朝服,等待在議政殿外的階下。

世人在殿中站定,款款跪地,齊聲道:“臣妾拜見皇後孃娘,皇後孃娘金安。”

隻聞如空穀幽蘭的聲音自上方傳來:“諸位姐妹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皇後含笑道:“二位姐姐不必多禮,快坐下罷。”

因皇後乃國母,帝後大婚自是國之大喜,不到卯時,文武百官與後宮妃嬪已等待在議政殿外,儀仗鼓樂此時也已收回震耳的禮樂之聲。

世人聞言起家,又有嬤嬤上前一一為皇後先容了各宮妃嬪的位份及家世。

接著,皇後又道:“聽聞疇前是惠妃與紀昭媛在打理六宮事件,今後本宮還需向兩位姐姐多多請教,怕是時有叨擾,還望二位姐姐莫棄。”

待世人坐定,皇前麵帶溫潤的笑意,道:“眾姐妹陪侍皇上已久,本宮初入宮闈,資質輕淺,今後還需諸位姐妹不時提點。本宮籌辦了些薄禮,還望諸位姐妹莫要嫌棄。”

隻見皇後身披鳳冠霞帔,大紅蹙金織金錦牡丹鳳袍,逶迤身後三尺不足,領口與袖口處皆用絲線摻了金絲勾畫出一大片精美的牡丹刺繡,裙裾繡著祥雲的圖案,裝點著千萬顆寶石。鳳冠纏金繞赤,十二支鳳釵張揚的向四周伸展,頂端的鳳鸞口中銜著一顆明珠,明珠下的束束流蘇悄悄垂下,鳳冠下白淨的麵龐,遠山橫黛,長眉入鬢,一對狹長的秋水眸氤氳昏黃眼角向上挑起,在眼角暈染開桃色,雖非絕色,然如月般嬌媚的臉上又帶了幾分豪氣,儘顯中宮的雍容端莊。在沉重的吉服下,仍舊身量纖纖,胸前垂掛著的三盤朝珠不時叮咚作響。跟著禮樂之聲緩緩往議政殿走去,逶迤拖地的裙尾用金銀絲線繡著百鳥朝鳳的圖案,彰顯著後宮之主的身份。在這朦朦的天氣中,彷彿一輪皎月發著光芒,讓統統人皆黯然失容。

一番話非常挑釁,座上這位雖年方十八,比我亦小一歲,比不得懿元夫人與惠妃伴隨皇上多年,資質深厚,然其畢竟是一國之母,且初入宮中,是何脾氣還不知,懿元夫人卻如此****出言諷之,殿中瞬時無聲,世人都看著座上的皇後。

隨即便是帝後祭祖大典,這時身邊的玉緣悄聲道:“娘孃的身子可還吃的消?”

雖獵奇今屆秀女是何姿容,然今後難道不見,故而便也安下心來,畢竟此時,萬事於我而言都不如腹中孩子首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