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石頭固然很想狠狠揍他一頓,可見周鞏使了眼色,咬了咬牙,哼了一聲,一甩袖子領著四個下人大搖大擺的走了。
杜石頭看了他一眼,沉吟半晌,既然周鞏放了話要幫本身出這口氣,本身再若計算反而不好,隻好忍了這口氣。
杜大壯俄然想起小時候自個有病,母親在佛前許願,情願折壽十年,換兒子病癒,常常想起來,都感覺心傷難耐,一時動了憐憫之心,小聲問龍姨娘:“你看看那孩子,能救嗎?若能救,我們也算給石頭和貞兒積福了”
這孩子名叫廖爵,一歲多點時,被廖成峰的仇家下毒,幾近喪命,多虧劉氏的父親托人找到了武林中的名醫蔣杏林,求了一粒續命的丹藥,才保住了性命,可蔣杏林也說了:“這毒藥非常霸道,是前朝秘藥,我冇有解藥,隻能先保他十年的性命,隻是這毒還是會漸漸發作,這孩子每年都會發作幾次,身子非常孱羸,十年後,怕還是保不住他啊”
龍姨娘看了一眼那擔架上,是個不過十歲擺佈的孩子,麵如金紙,呼吸微小,瘦骨嶙峋,身上蓋著一副錦被,眼瞧著是快不可了。四周的香客們也都愣住了,有人感慨:“這兒子是孃的心頭肉啊,這位太太隻怕真是從山底下叩首上山的,唉”
冇幾日到了揚州,一出船艙就見到船埠上一大群人在那等著,為首的恰是杜大壯和一個身形高瘦的男人。杜石頭一下船杜大壯就迎了上來,笑著跟那男人道:“老弟,這就是我兒子,如何樣?”那男人恰是漕幫幫主廖成峰,看著三十多歲,長臉,修眉,端倪明朗,看上去溫文爾雅,有幾分墨客氣,如何看也看不出竟是江湖第一大幫會的幫主。見杜石頭給本身見禮忙上前扶住,朗聲笑道:“好,好俊的孩子,老哥哥,這孩子可生的比你俊多了。”杜大壯一點也不客氣,笑道:“嗬嗬,來,你再看看我兒媳婦,貞兒,來見過你廖叔叔。”
本來,她和杜大壯一起玩耍,來到揚州,這揚州自古就是繁華地點,有詩道: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兩人來到此地到處旅遊,倒也非常舒暢,可杜大壯是個閒不住的性子,在這玩了幾天就惦記取要去福州逛逛,兩人商討第二日走,龍姨娘聽那店小二說本地大明寺香火鼎盛,非常靈驗,就跟杜大壯籌議要去給杜石頭兩口兒祈福。龍姨娘是個天真樸素的性子,一輩子冇有孩子,進了杜家的門就至心拿著杜石頭當自個兒子對待,一心盼望兩人能早有子嗣,杜大壯是個不信神佛的,可龍姨娘說了是為杜石頭求子,想想不好拂了龍姨孃的美意也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