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途_第二百二十二章 江南士子議元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章溢偷偷打量對方,隻見劉基年約五十,頭戴一頂紗製禮冠,兩條臥蠶眉又密又長,和頷下的鬚髯相映成趣,微微下陷的眼窩裡一雙通俗的黑眸炯炯有神。瞧見章溢在偷看,那雙充滿聰明的眼睛竟然奸刁地眨了眨。

章溢憤然道:“我等學子飽讀詩書為了甚麼?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一展胸中抱負。現在朱元璋禮賢下士招攬學者,我們為何不能幫助朱元璋?就算他要高慢,也不該該誹謗彆人。”

道衍驀地一怔,隨即若無其事地說道:“我是和尚,不涉塵凡。”

“我,我還不是……”高啟麵紅耳赤,忍了又忍,冇有說出心中的猜想。

見章溢抬出了朱升,高啟也不敢再傲慢,悻悻道:“說不定是那朱元璋老奸大奸,矇蔽了楓林先生。”

葉琛見兩位老友都拿定了主張,就不再反對,三人結伴而行嚮應天解纜。

“高兄為何對朱元璋持有成見?是否跟此人打過交道?”章溢本來隻是為了轉移話題才提起朱元璋,但是被高啟一再諷刺,他也有些憤怒了。

能讓宋濂佩服的人想必非等閒之輩,章溢、葉琛非常獵奇,“敢問這位先生姓名?”

朱升落第人後曾任池州路學正,因不滿元廷昏庸去官到歙縣石門山講學,門放門生浩繁,品德文章遐邇聞名,在江南頗受人尊敬,加上他捐軀犯險救下徽州百姓,在文民氣中豁然成了一個士林標榜。

宋濂不恥下問:“那依先生所見,門生應當如何做?”

高啟擔憂地看了道衍一眼,他和道衍曾在一個學院讀書,二人瞭解已久,乾係一向很靠近。即便道衍厥後做了和尚,二人也常常結廬而居,乃至同榻而眠。以是道衍嘲笑他的話,他不覺得忤,彆人頂撞他,他就有些接管不了。

葉琛聽完此話,立即竄改了主張,“先生言之有理,既然如此,我等也不急著投奔朱元璋。就在先生四周結廬而居,還請先生不吝見教,多多教誨。”

章溢位了書院仍然忿忿不平,對宋濂、葉琛說道:“昔日我聽葉兄說那高啟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本日相見不過爾爾。”

劉基風俗瞭如許的讚美,淡淡說道:“修身養性罷了。”

三人聞聲這番話,不由遲疑起來。如果現在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終究卻冇法強大,豈不是叫他們心血白搭。

劉基沉吟半晌,言道:“傳聞朱元璋帶領的步隊乃仁義之師,他本人對部屬也很好,獨一美中不敷的倒是他目前的權勢太弱,能不能在各路人馬中儲存下來還是個題目。”

劉基彷彿看破了他的苦衷,捋著長鬚笑道:“彆嚴峻,宋濂曉得我此人最是隨便。來,來,嚐嚐我剛煮好的龍井,這但是彆人從獅峰給我帶來的。”

“嗬嗬,免了,免了。”劉基抬手扶起大師,放聲大笑,聲音非常宏亮。

世人又細細喝茶了一番,茶過三巡,宋濂放下杯盞,旁敲側擊,“先生現在可有退隱之意?”

宋濂被看得不美意義,支吾道:“門生和章兄、葉兄籌算去應天府投奔朱元璋,先生有何建議?”

章溢、葉琛同時一驚,“本來是他!傳聞劉基先生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堪比諸葛武侯。宋兄快與我們引見引見。”

葉琛難堪地笑笑,“或許他並不看好朱元璋,畢竟朱元璋才方纔占有集慶,哦,是應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