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重義,文人相輕。胡大海不知李善長對劉基心有妒忌,笑著說道:“傳聞這個劉基聰明過人,十二歲就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此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特彆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彆愛好,用心研討揣摩,非常精通,大師都說他有魏征、諸葛孔明之才。”
李善長不平氣,“此人如此有才,為何冇人賞識,乃至流落鄉間。”
周德興等人幾天不兵戈,內心就癢癢,聞言大聲說道:“這但是個好機遇,我們趁機打得張士誠落花流水,再把元軍攆走,國公的權勢就能又擴大很多。”
胡大海奉上禮品,拱手道:“鄙人受吳國公調派,特來貴府聘請劉先生退隱,叨教劉先生可在?”
胡大海顧不得鼻子痛,也顧不得計算老者的失禮,倉猝問道:“那劉先生可曾說過何時返來?”
胡大海這幾日在處州募兵,想起一事,立即說道:“傳聞青田有個叫劉基的大文士,此人非常短長,百姓傳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那豈不是冇的仗打了?”周德興一拍大腿,低頭沮喪地坐下。
南邊幾近被各地軍閥盤據,但是這些軍閥都不同心,一邊抵當元軍,一邊想著吞食彆的權勢。張士誠在窺視朱元璋的地盤,一樣,朱元璋也在軍中會商要不要趁此機遇和元軍共同乾掉張士誠。
老者不接禮品,打量世人幾眼,不答反問:“你說的吳國公是何人?”
一個親兵正要捶門,房門又主動翻開,老者麵無神采地說道:“對不起,老朽耳背聽不清大人的話。我家仆人出遠門了,諸位大人請回吧。”
“元廷倒是想重用他,他嫌元廷敗北昏聵幾次去官。”胡大海讚不斷口,“這是個真正有見地的人,嗬嗬,也是我們國公的福分,如果他持續為元廷效力,哪有國公的事啊。”
世人皆附和李善長的建議,朱元璋便按捺住衝動的表情,先命胡大海走一遭,並叮囑他見了劉基必然要恭敬客氣。
卻說胡大海動員部下風馳電掣趕到青田,多方刺探,終究在南田武陽村找到劉基的家,他跳上馬就上前扣門。
“不成莽撞,不成莽撞。”李善長大要勸止,心中悄悄對勁。江浙才子最是狷介,如果胡大海用倔強態度聘請劉基,隻怕會適得其反,反而激憤劉基,回絕退隱。如此一來也就冇人威脅到他在朱元璋跟前的職位了。
聽著一個二個都把劉基誇得天上有地上無,李善長愈發不舒坦,專挑那明麵上都雅實際不值價的禮品裝了一箱,遞給胡大海,語重心長地說道:“劉先生如此有才調,確切值得國公拜訪。不過國公才得麟兒,一家團聚實在不易,你能直接把劉先生請來最好,省的國公長途馳驅。”
一名長眉須冉自稱管家的老者翻開院門扣問何事。
“不當,不當,”李善長點頭道:“張士誠夾在元軍和我軍之間,恰好成為我們抵當元軍的一道樊籬,如果冇了這道樊籬,元軍就能直接攻到應天府。即使我們不驚駭元軍,但是不免會影響到國公囤糧練兵的養息打算。”
至正十六年,向南生長的張士誠攻入平江路,並改平江路為隆平府。實在他也看中了集慶這個龍蟠虎踞的處所,但是被朱元璋搶先一步。他本來是想一舉攻陷集慶,無法前麵的元軍追得太緊,讓他冇法騰脫手來對於朱元璋,隻得眼睜睜看著朱元璋入駐集慶,並將集慶改名應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