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圍_3.物是人非事事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為甚麼男人有過能改,就是好人,就是“勇”,而女人一旦“一行有失“,就得“百行無成”?

胡善圍去了麪館,要了一碗素麵、一隻醬板鴨、一條清蒸鱸魚、河豚生魚片、一籠蟹黃包、龍井蝦仁、點心是酥油泡螺。

胡善圍拿起拖把在木桶裡洗著墩布,說道:“打烊了,各位請回。”

“販子厚利,哼。”客人氣得拂袖而去。

胡善圍歎爲觀止,說道:“這裡光芒不好,謹慎看壞了眼睛。”

胡善圍推著拖把來回擦地攆人,“讓一讓!讓一讓!謹慎腳底下!這位客人挪個地,那一名,請高抬貴腳。”

《左傳》裡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說,“知恥而後勇”。官方也有鄙諺,蕩子轉頭金不換。都是鼓勵人們改過。

馬車正在顛末文昌橋,跨過這座橋,就到了英魂坊的地界。文昌橋下沿河是一排民房,現在已是萬家燈火,此中有一間胡善圍再熟諳不過。

“女人!在這裡!”今早送她來趕考的馬車伕揮動動手中吃了一半的蟹殼黃燒餅,護著她從人群裡擠出來,車伕等待多時,買了個燒餅當晚餐,怕錯過接人。

那人冇體例,端著麪碗走了,臨走時還說:“碰到你這類人,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才懶得管你。”

胡善圍轉頭,感覺麵善,想了想,她是同考場的一個考生,看起來十七/八歲的年紀,身材嬌小,圓臉杏眼,也是第一個舉手說要如廁的人。

“那就明日再來。”胡善圍說道。

“泊車。”胡善圍叫道。

胡善圍看著一桌已經涼透的殘羹剩飯,她明顯餓的要命,卻立即冇了食慾。

隻是,寫著願意的話,筆觸垂垂變得晦澀起來,思惟也不流利了,到了交卷的時候,隻闡述了一半。

陳二妹正要再解釋,無法腿短,冇追上胡善圍。

默算了一下代價,善圍又要了一壺花雕,恰好三兩銀子都花出去。

“古來賢婦,九烈三貞。名標青史,傳到現在。有女在室,莫出閒庭。有客在戶,莫露聲音。不談私語,不聽淫音……一行有失,百行無成。伉儷結髮,義重令媛。如有不幸,中路先傾。三年重服,守誌堅心……”

胡善圍的手長滿了凍瘡,像一個個草莓。她感覺莫名其妙,“哦,是生了凍瘡。”

藏書樓另有很多客人,大部分都是國子監的窮監生,穿戴監生標記性青色襴衫,藏書樓的珍本手抄本很貴,他們買不起,根基都在白看。

去院子倒了臟水,洗手用飯,卻發明陳氏並冇有等她,已經吃完歸去躺著了。

胡善圍對這個白看的客人又多了幾分鄙夷,吹熄了燈籠,提著一桶臟水下樓。

小丫環有些慌,“蜜斯,我給你熱一熱。”

胡善圍把考場當作了自家藏書樓,奮筆疾書,從淩晨到傍晚,近乎忘我的境地,直到一聲銅鑼,監考官宣佈測驗結束,要收卷糊名,她才擱筆。

本來房屋已經易主。

回到家裡,剛好是晚餐時分,小丫環將飯菜端上桌,父親胡榮不在家,繼母陳氏冷著臉說道:“你本日在外頭玩了一天,書一本冇抄,地也不擦,另有臉用飯?”

有客人依依不捨的放下書籍下樓,但大部分人一動不動,持續捧著書在燈下白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