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立國傳_第二百三十七章 青州(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平以下有差和劣差,就是本職事情完成了,預決事情冇有完成一半以上,是為差;本職事情冇有完成,預決事情隻完成一半以下,是為劣差。其他貪墨枉法、瀆職瀆職移送法司者不計。

遵循北府官製,上到尚書省平章國事,下到縣令,每兩年都要做一次預決,也就是按照本身治下的民情和下級的預決做一次打算,比方要進步民生,估計這兩年要鼓勵百姓開墾多少荒田,修建河堤水溝多少裡;為了進步商貿轉運,籌辦修支道多少裡,等等。

聽到這裡,許謙曉得已經本身有一腦門的官司,神采不由變得懊喪起來。

曾華也跟著笑了起來,這一套在異世非常普通,國度投資根本扶植,以此來拉動內需,刺激消耗,最後讓gdp快速增加。本身把這一套拿到這個期間來實現,冇有太多的目標,隻要想把國庫的錢轉給百姓,實現民富國強的目標。

“啊,世子,哦,二公子到青州了嗎?”許謙驚奇地問道。

“錢款如何算?修建時如何施工?修好後如何辦理?”許謙問出三個非常關頭的題目。

“那就冇有題目了,這不是給我青州送錢嗎?”許謙點頭笑答道。

“好了,事情談完了,符遜,下午的訪問士郎鄉老事件安排好了冇有?”曾華問道。

“是的,曾旻剛從長安大學畢業,本來要插手科舉,但是卻非要遊曆天下一段時候,因而便和他的學長老友,禮部理藩局主簿尹慎的伴隨下,客歲春就出了長安,前段時候剛好去了青島,因而我就叫人傳他去威海。”

曾華不管許謙內心甚麼味道,一鼓掌說道:“符遜先生,不管你內心以為這是權謀也好,這件事就這麼過了。我們接著說第二件事情。”

而錢繁華倒是占在保護銀圓劵的權威態度上去告許謙的。錢繁華藉著太和西征債券的東風,發行了這銀圓劵,用來抵付債券的本息。並且北府在發行時非常謹慎,根基上是錢繁華從西交戰利金銀中抽取多少當“本金”儲存,他就發行多少銀圓劵。銀圓劵一經發行就遭到有遠見的販子歡迎。他們今後不消在受要運送數千斤的銀圓銅錢去停止買賣之苦了,隻要帶著這些銀圓劵就行了。這些銀圓劵不但能夠用來交稅,還能夠從各州的國庫裡提出呼應的現錢,隻需求收取“一點點”手續費就行了。由販子帶頭,銀圓劵很快便在北府各地開端風行了,隻是暢通量目前不是很大,想不到在青州卻出了這類事情。

“好啊,處所靖平,才氣商路通暢,百姓安居,你們居功甚偉,已經儘了做甲士的職責了。”曾華點頭道,“你們也不消妄自陋劣,當年關隴的盜匪也是花了近十年才剿除安定的。青州的環境不比關隴簡樸,安定就好了。現在隻剩下平州的朝鮮郡和漢陽郡另有零散的盜匪,本地駐軍正在抓緊剿除。”

遵循北府官製,各州郡縣主官是四年一任,每兩年州刺史郡守都要去長安尚書省述職一次。厥後北府的邊境越來越廣袤了,因而便做了點竄,路途近的內州刺史郡守還是每兩年去長安述一次職,路途遠的邊州刺史郡守便每年去長安述一次職,而尚書省吏部會堆積有關部局官吏分遣各州,會同各州彆駕吏曹停止每兩年的縣令入州治述職。

“如此甚好,可行。”王猛和笮樸也點頭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