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立國傳_第二十四章 梁州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曾華到了漢中以後,東邊的六萬屯民還在上庸遷徙,南邊車胤帶領的三萬多第一批遷民正在漢中南一起安設,而第二批四萬多人在毛穆之的帶領下,剛過涪城,估計還得一個月才氣到漢中。這十五萬餘人是冇有體例插抄本年的春耕了,幸虧曾華從成都刮來的根柢還比較豐富,充足二十來萬人吃個一年的,加上六萬屯民客歲大歉收,又不消交賦稅,還領了筆“補助”,以是手裡的糧食還充足的很,曾華倒不消很擔憂。

司馬昱奇特了,有甚麼喪事?固然桓溫西征勝利,朝廷又重得益、梁、寧(現雲南)三州,兼有前蜀、吳兩國之地,氣力大增。重新北伐,光複故國的能夠性又多了幾分。但是上遊的桓溫權勢也水漲船高,已經有當年王敦以上遊之勢淩踐朝廷皇室的苗頭了,這纔是現在最岌岌可危的,如此說來,西征大勝又有甚麼好喜的呢?

而官員不另授地步,隻按品級每月發糧、絹覺得俸祿。

處所實施府兵和民兵製後,各地各戶青壯每年在農閒的時候必須插手一段時候的民兵練習,自備兵器。而民兵中優良者遵循比例被提拔出來,成為府兵。折衝府普通都是駐紮在郡城四周,普通都是退役五年,退役期間冇有月餉,自備兵器,由朝廷供應平常糧食,但是在其退役期間對他的家裡是免除統統賦稅的。從府兵退役後,還是插手每年的民兵,但是一旦有戰事,折府奉令征集,就必須重新插手府兵。

“但是桓元子為甚麼還要表曾敘平為梁州刺史呢?”司馬昱還是有些題目冇搞明白。

“王爺,天無絕人之路。”劉惔卻轉而欣喜道。

看來劉惔對本身的老友桓溫熟諳極深,對他的“深謀遠慮”看的一清二楚。

漢中郡領四縣,戶八千七百八十六,人丁二萬三百三十四;上庸郡領八縣(包含屬於魏興郡的西城),戶九千四百四十八,人丁三萬六百五十三;晉壽郡領四縣,戶五千三十四,人丁三萬一千九百七十六;巴西郡領九縣,戶一萬二千,人丁六萬三千三百四十六;巴郡領九縣,戶一萬二千,人丁五萬三千一百八十三;涪陵郡領五縣,戶四千二百,人丁二萬七千五百九十七。

曾華到漢中就任梁州刺史以後,先表張壽為折衝將軍,領晉壽太守;甘芮為寧遠將軍,領上庸太守;馮越為材官將軍,領巴郡太守;梁定為巴西郡太守,另一名隨軍西征的屯田老部下劉努被表為涪陵郡太守,加上以揚威將軍領漢中太守的毛穆之,曾華總算把自家半畝地的六郡官職給安排好了。

“這個曾敘平真是一員虎將呀!從江州直入成都,真是所向披靡呀!難怪你先前如此正視推舉他。”司馬昱感慨道。

“對!”劉惔斬釘截鐵地答道,“我們要大力拔擢曾敘平,讓他順利地占無益、梁兩州,管束荊襄的桓元子。曾敘平為了不讓元子介入益、梁,必然要倚靠朝廷,並且其有荊襄相隔,就算有甚麼異動也不會影響到豫、揚諸州。”

第二十四章 梁州 2

曾華的軍製鼎新核心就是要讓本身緊緊抓住正規軍和處所軍隊的兵權,為接著停止的“新政軌製”打好根本。以是,在曾華握緊槍桿子以後,當即開端實施已經策劃好細節的新政鼎新了。

司馬昱有點貫穿了:“你的意義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