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賦性刻薄,簡刑約法,與民歇息,在位三十年間,時海內大亂,而蜀獨無事。生前拒眾臣諫,立亡兄李蕩之子班為太子。李班仁厚如雄,生性純孝。鹹和八年,雄生瘍於頭,六日死,時年六十一。班嗣偽位,以李壽錄尚書事輔政,自居中執喪禮。鹹和九年,班因夜哭,被雄子李越、期集兵殺於室內。”
“太安元年,特自稱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諸軍事、大將軍、多數督,改年建初,赦其境內,聚兵圍成都。二年,惠帝遣荊州刺史宋岱、建平太守孫阜救尚。兩軍堆積,大敗特軍,斬特及李輔、李遠,皆焚屍,傳首洛陽。”
“永康元年,詔征益州刺史趙廞為大長秋,以成都內史耿滕代廞。廞殘暴,遂謀叛,潛有劉氏盤據之誌,乃傾倉廩,振施流人,以收眾心。特之黨類皆巴西人,與廞同郡,故多率勇壯從之。廞厚待之,覺得虎倀,故特等聚眾,專為寇盜,蜀人患之。趙廞本來庸下小人,後見李氏兄弟雄武,恐難顧,轉而藉機除李庠,卻歸兵與李特。李特大忿,率部曲流民自綿竹攻入成都,大肆劫奪,並上表晉廷報告趙厱的不臣之心,後殺趙厱於途中。”
“特既死,蜀人多叛,流人大懼。流與兄子蕩、雄收遺眾,還赤祖。流保東營,蕩、雄保北營。流自稱大將軍、多數督、益州牧。未幾日,蕩為官軍剿殺。李流膽喪,欲降,諸兄門徒侄皆諫。流疾篤,謂諸將曰:“驍騎(他兒子)高超仁愛,識斷多奇,固足以濟大事,然前軍(李雄)威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於前軍,覺得成都王。”遂死,時年五十六。諸將共立雄為主,擁為益州牧、大將軍。永興元年,占成都,擊走羅尚。逐僭稱成都王,赦其境內,建元為建興,除晉法,約法七章。”
他現在說的話都隻能對這些已經成為親信的人說。“現在大要上荊襄風平浪靜,實際卻暗潮澎湃。臨時不說北邊駐武當而一向對我們垂涎的梁州刺史司馬勳,就拿東邊來講,如果我們三人儘數西征,朝廷為了滲入荊襄,遣人以代管名義儘取這六萬屯民,當時該如何是好?就是我們直取了成都,卻失了根底,跟喪家之犬有何彆離?”
-------弁言摘述
回當陽的路上,曾華向車胤就教成漢的汗青和人物,都要兩軍開打了,還不曉得人家的秘聞。到時對壘的時候,人家自報名號叫陣,你還不曉得敵手是誰,還在那邊傻乎乎地打號召:“你媽貴姓?”如許會很冇麵子的。
成漢國那點破事全在車胤肚子裡,張嘴就來。
永和二年十一月,辛未,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拜護長水校尉曾華為前鋒,領前護軍,率三千長水軍先行,覺得前軍;自領都督府兵三千並益州刺史周撫的三千巴東郡兵覺得中軍,自領護中軍,拜江夏相袁喬為後護軍,率南蠻校尉府兵三千覺得後軍。南郡太守譙王司馬無忌、參軍毛穆之、龔護、孫盛、周楚皆隨在中軍。拜表輒行,未等上表答覆就誓師西征了。
“如此說來,保護屯民比西征還要首要。百山兄、長保兄,我們相遇於危難之際,共赴過國難,並且你們一向為我左膀右臂。以是非你二人的大才名聲而不能督撫屯民。”
車胤真是知識賅博,提及成漢的事情直接從其老祖宗開端提及,一點頓都冇有,甚麼黑幕黑底,全數一一道來,就彷彿在說他自家事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