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兒_第四十三章 梅花鎮紙(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於承恩聽到來興兒帶有哭腔的問話,才放動手中的筆,昂首詫意地看著來興兒,莫名以是地答道:“故交昔日相贈之物,咱家愛好他這詠梅的詩句,故而擺在案頭不時把玩。如何,小兄弟你識得此物?”

“他在邏些城中本就扮做睦王殿下本人,又何必奉人調派。”納玉見來興兒猶在遊移未決,乾脆替他說出了真相。

來興兒聞聽此訊,倒是心中暗喜:如此一來,納玉就不得反麵本身一道返回長安去了。他身負重擔,偶然多在此地逗留,遂起家向於承恩開門見山地要求道:“請大報酬我們備下兩匹快馬,馬上就放我們返回長安吧。”

“誰謂菊後無色彩,玉雪捧來一縷香。”

“小王爺回長安了?”納玉神采微微一變,單獨低下頭,彷彿想起了苦衷。

於承恩聽納玉說到來興兒竟然早在邏些城內時就冒作了睦王,不由劈麵前這個生得三分女相的小宦者刮目相看,又見他執意要走,遂叮嚀一旁服侍的下人道:“叫人去馬廄中挑三匹快馬候在府門外,記著,把小白龍也牽來。再取些筆墨紙硯來,咱家要馬上草擬奏摺。”

來興兒朗讀著掌中這方鐫有梅花圖案的銅鎮紙上刻著的兩行詩句,竟忍不住熱淚盈眶,聲帶哽咽地向於承恩問道:“大人,這方鎮紙你是從哪兒得來的?”

“林樹大人,尚敬大人,錢大哥另有使團的百十來名兄弟,他們都身陷邏些城中,存亡未卜。”來興兒說著。又站了起來,“我早一日回到長安麵見皇上,他們便多一分出險生還的但願。現在酒我已喝過了,請大人允準我倆這就解纜吧。”

“唔,不知小兄弟是奉了使團中哪位大人的調派,趕回長安報信的?”話一經來興兒主動挑明,於承恩便徑直問道。

陪坐在於承恩右的王懷貞此時俄然插言道:“怪道是老子帶兵才一南下,吐蕃蠻兵就接連偷襲了我兩座隘口。本隻當他們摸索神鶴軍的真假。本來是吐蕃讚普娶不到公主做老婆,一氣之下,要把親家變成仇家呀。”

“故交相贈?請恕小的冒昧,敢問這位故交是男是女?”

(接管責編建議,每日更新時候改成早6點和晚18點)

來興兒含著眼淚,用力地點點頭:“來慎行恰是先父的名諱,因家慈名諱中帶有一‘梅’字,這兩句詩便是當年先父作來題贈家慈的。小的心中不解,先父贈送家慈的文房把玩之物,因何會擺在大人的案頭?”(未完待續。)

來興兒一走至身前,於承恩就聞到一股濃厚的酒氣,他隻道是來興兒喝醉了,也不以他這有些非常的行動為怪,頭也不抬地仍舊伏案疾書。

驀地,書案一側擺著的一方不大但卻非常精美的銅鎮紙引發了他的重視。

於承恩親身為二人把盞斟上一樽酒,體貼腸問道:“你們何時分開的邏些城?這一起上刻苦了吧?”

來興兒明白他這是仍想探聽邏些城中的動靜,端起酒樽一飲而儘,板起指頭大略一算,搖了點頭答道:“如何著也有十一二天了吧。長寧長公主的死訊傳至邏些城中,大將軍納悉摩欲將使團扣作人質,眼瞅著已經締結的和親婚約化做了泡影,為製止因和親失利引兩國間重開戰事。我二人這才悄悄混出城,想返回長安求皇上另擇和親人選,重續兩國姻緣。”

於承恩見來興兒問得分外孔殷,腦筋裡靈光乍現,失聲驚呼道:“莫非,莫非你竟是來慎行的後輩?咱家本該早就想到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