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宋老太太,饒是戚夫人如許的人物也得說一聲,“你家老太太當真是個有福人。”人哪,不信命真不成。如宋老太太,就一鄉村婆娘,邊幅本領,冇一樣出眾的,獨一出眾的就是肚皮,生了兩個好兒子。現在,季子宋耀在福閩為正四品父母官,宗子宋榮更不消說,未封侯前已是正三品戶部侍郎,帝王親信。本來,宋家兄弟已是人中龍鳳,不想宋榮生個女兒更有本領,一嫁太後母族,宋大女人不對勁,二嫁便是中宮皇後。各種本領,完整超出凡人的想像力。兒孫這般爭氣,說宋老太太是第一有福之人都不為過。
母親兩個來回做傳聲筒,相中蘇白的戚侍郎單名一個峰字,因在族中排行第三,故此族中人稱峰三老爺。這些內宅相看之事,都是女眷出頭,峰三太太得了戚夫人的信兒,笑道,“這事兒托嫂子跟侄女做的媒,少不得還要費事嫂子,哪一日我帶如姐兒過來,也請那位蘇太過分來,我們一道說說話,嫂子也幫我看看。隻聽老爺說蘇探花極超卓,偏生一時半刻的見不著,這女孩兒嫁人,最要緊的倒不是男方家資品德,要我說,婆婆纔是第一名的。”
程家原是想複婚來著,不想鬨成如許,直接傻眼。程老太太眼睛一閉,躺下了,崔氏也癱在了地上,她如何受寵,也不過一妾室耳,現在三品大員要清查,程柏尚且屁都不敢放一個,她一個妾室又算得甚麼。
戚公府的氣度與宋侯府更有很多分歧,府內非論修建還是花草都多一分光陰的浸潤。戚夫人頭上插帶三五樣點翠的金飾,並不過分富麗,圓圓的臉上帶著笑,說話極是和藹,“福姐兒她娘幾次提及來,在邊城時多虧先生幫襯,早想請先生過來發言,又擔憂冒昧,便擔擱到了本日。”這話亦不假,戚氏母女情願做媒人,蘇白超卓是一方麵,也有蘇先生待戚氏的情分。當初在邊城,蘇先生給福姐兒做先生時,宋嘉讓每出去兵戈,宋嘉諾也要去軍中任職,戚氏接連生下兩子,做月子都是蘇先生照看。
戚氏冇好說宋嘉諾看上了個商戶女,隻道,“公公讓小叔子放心讀書呢。”
戚氏道,“這還真不是人誇的,阿白模樣冇的說,比我家二小叔子不差。”
戚大奶奶笑,“都是婆婆疼我。”女人這一輩子,能遇著個明理刻薄的婆婆,的確是幸事。
回家路上,趙長卿命人去長平街佳香園買了些點心,叮嚀丫環紅兒送去給鄭妙穎一份。不想,紅兒這一趟倒是帶回了大動靜。
紅兒自來機靈,捧上一盞溫茶,方持續道,“奴婢想著女人與鄭女人交好,必定惦記鄭女人的事,便留意探聽了一下。說是程家人早去了好幾趟,估計是悔怨了吧。”
戚氏笑,“定是堂嬸又來跟母親探聽。”
程公子是個蠢的,程家人卻半點不蠢,他們如何能答應鄭妙穎和離。故此,一得了和離的信兒,程家人便馬不斷蹄的來了帝都。
紅兒是個包探聽,且嘴快,與趙長卿道,“女人可知鄭女人為何定要和離不?”
趙長卿笑,“我就說,我自幼在邊城長大,彆人提及邊城來,隻當是貧困蕭瑟之地。實在,我們邊城也出太高官大員,前致仕的兵部王老尚書,就是我們邊城人。王老尚書致仕後回了邊城,我以往去王老尚書府上,陪王老夫人用飯,也冇見那樣的場麵。我還覺得帝都人都是這般大的端方呢,還是先生與我分辯後,我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