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鐲子更是大有來頭。傳聞是太|祖在位時留下的,統共就那麼兩對,一對給了當初的淑靜皇後,一對賜給了蘇老將軍。
*
蘇禧讓人把東西拿出去,一瞧便愣住了——
上輩子蘇禧對這位小侄子不如何上心,因兩人春秋和輩分都差了一截兒,而蘇柏羽又是個寡言少語的,玩也玩不到一塊兒去。但蘇禧如果冇記錯的話,恰是本年年初,這個小傢夥冇熬過上元節便去了。
老太太被她這模樣弄得忍俊不由,但還是不忘說教:“瘦了有甚麼好的?依我說還是胖點兒都雅,小女人家家,有肉纔有福分,我瞧著你現在如許就極好。”
聽鶴口中的二爺,是蘇禧的二哥蘇祉。
蘇淩蓉想起自家阿誰遊手好閒、花天酒地的爹爹,再想到威武俊朗的大老爺將蘇禧抱起來大笑的模樣,禁不住內心一酸。她移開視野,心道,再受寵又如何,還不是一個胖糰子。
隨後二夫人和三夫人也送了蘇禧東西,一個是獅子滾繡球金長命鎖,一個是金嵌白玉耳墜。蘇禧謝過二人後,一行人便起家前去前廳。家宴停止得熱熱烈鬨,除了老太爺和二爺蘇祉以外,一大師子人都到了場,蘇禧的大哥蘇禮並幾位堂哥也在。
蘇禧道:“多謝老祖宗。”
三夫人是個矯捷人,見老太太變了神采,扯開話題道:“這對鐲子真標緻,都說玉養人,實在人也能夠養玉。瞧,這對玉鐲被母親養得光彩瑩潤,多都雅。幼幼,還不快謝過老祖宗。”
隻蘇禧似是想起甚麼,行動微頓,漸漸地朝蘇柏羽看去。
蘇禧站在鏡子前看了看,挺對勁的,便道:“走吧,我們去上房看望老祖宗。”
蘇禧道:“我不是有一條淡色的月華裙麼?把那條裙子拿來,我就穿那一個。”
蘇禧俄然走了神兒。她想起本身上輩子也很喜好華麗精美的衣裳,何如體型寬胖,略微穿得素淨一些,二房的兩位堂姐便諷刺她像個“圓滾滾的翡翠糰子”。
*
蘇淩蓉天然認出那是繡春居的裙子。繡春居的衣裳一個格式隻做一件,冇有重樣的,內裡即便想買也買不到。
蘇禧看去,一件桃紅紗的鑲邊鳳穿牡丹紋夾襖,底下配一條百褶石榴裙,腳踏上放著一雙雪青緞繡鞋。擱在之前,蘇禧是極喜好這身搭配的,隻是現在她並非真正的十歲小女人了,對色彩有獨到的觀點,再看這一身衣裳,桃紅配大紅,即便是過年,也實在喜慶得過甚了。
老太太褪動手上的綠鬆石玉鐲套到蘇禧腕上,“本日是我們幼幼的生辰,祖母這兒冇甚麼好東西,便把這對鐲子送給你。”這話絕對是自謙了,誰不曉得老太太這兒寶貝多,光是今上犒賞的東西,便能堆滿一間屋子。
蘇淩蓉的父親蘇揚是庶子,何姨娘歸天後,是老太太將他扶養成人的。蘇揚雖從小養在老太太膝下,但到底隔著一層,不是親生母子,便不如大老爺、三老爺跟老太太來得靠近。也是以,老太太對蘇禧更加上心,偶然反而忽視了另兩個孫女兒。
蘇禧三歲時跟著蘇大老爺回過一趟江南故鄉,在江南待了整整一年。回京後便學會了江南那邊兒的人說話,吳儂軟語,綿軟動聽。特彆是蘇禧想撒嬌的時候,拖著軟軟糯糯的調子,那聲音彷彿浸了蜂蜜普通,聽得老太太心都軟了。便是一旁的蘇淩蓉和蘇淩芸同為女子,此時也不得不承認,這聲音委實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