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堂妹聽聞百裡春藏有樂律妙手,非要來瞧瞧。她從都城千裡迢迢趕來,臣總要答允三叔之命照拂,叫殿下見笑。”薑玳倒是安閒,引著世人進了珠簾掩住的閣房,正中的坐位上擺了精美小菜,側麵一人跪坐在軟毯上,不是薑玉嬛是誰?
東襄地盤廣寬,民風彪悍,尚武的民風傳承了數百年,年青的男女幾近都能挽弓舉槍上疆場。暮年大魏偃武修文,非常受了一陣東襄的逼迫,北庭都護府往北的幾座城池都被東襄占據,耀武揚威。
定王也冇再看阿殷,隻號召馮遠道,“將供詞都取來。”
即便阿殷是個女人,看到這般神態舉止,也竟有些臉紅。
她長得很美,典範的東襄長相,眼中有淡淡的藍色,鼻梁高挺,長髮微微捲曲。恰到好處的妝容烘托她的麵貌,身上一襲銀紅灑金的舞衣,質料繡工卻都是極上乘的,腰肢處隻要一段薄薄的細紗,將裡頭細嫩的肌膚半遮半掩。胳膊上也隻要小半截紗袖諱飾,底下赤著雙足,腳腕上裝潢金環,應能隨她舞姿而有妙音。
常荀點頭,旋即舉高了聲音,“殿下,能把小美人借給我一回嗎?”
他一個“殿”字還冇吐出來,常荀已經開口了,“薑刺史好興趣,一起喝兩杯?”
常荀已經是這兒的熟客了,方進門時便被那盛裝麗服的女老闆迎住。
定王俄然就想起了阿誰陽光亮媚的淩晨,他的指尖貼著阿殷的手臂掠過,若即若離。
常荀感覺氛圍不太對,招手叫阿殷近前,叮嚀道:“隔壁的雅間空著,你去那邊吃菜聽琴,走時再叫你。”這道平常聽著可愛的聲音在此時好像天籟,阿殷當即點頭,退出閣房。
他常常將端莊事用不端莊的話說出,阿殷不知他是何企圖,也不能私行應對,隻是客氣道:“為殿下效力,是卑職的本分。”——再說了,定王身邊這麼多人,從常荀和高元驍起,到擺佈典軍以及那位文官,再到擺佈隊長和其他侍衛們,比起他們的辛苦,她這個不敷掛齒的新侍衛算甚麼?
百裡春的名聲在鳳翔城幾近無人不知,而薛姬又是百裡春最刺眼的招牌,她的舞姿,自是非同凡響。
她覷向那頭的薑玉嬛,那位也是紅著臉微微垂首,手指藏在案下,揪住了衣袖。